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普园地 >科普文章

关于房颤,你知多少?
2017-05-05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1416

关于房颤,你知多少?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张澍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同时也是缺血性脑卒中(以下简称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人群的危害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而由此带来的损失往往是患者和家庭所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了解一些有关心房颤动的医学常识非常必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房颤动呢?要了解心房颤动,还要从正常的心跳说起,每一次心跳都包括了心房和心室两部分先后发生收缩与舒张的活动,而心房的电活动决定了心跳的快与慢,当心跳过快或者节律(简称心律)不整齐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心慌或者心里忐忑不安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会影响人的血液就循环,这就是通常说的心律失常,而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危害较大的一种就是心房颤动。它从字面上解释是从“心房”来源的“颤动”,专业一些的解释就是“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被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取代,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那么心房颤动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我们在门诊,有时可以看到壮年男患者坐轮椅来看病,病史往往惊人的类似:突发中风,而后住院才发现原来患有房颤。这类患者往往是新房栓子脱落导致脑栓塞的受害者,而罪魁祸首正是心房颤动!通常说来房颤最大的危害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中风,第二是对心脏功能的损害。对于没有合并其他心脏疾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的情况下,房颤患者每年中风发生率为5%,是无房颤者的2~7倍。而且卒中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50~59岁年龄段为1.5%,8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23.5%!此外房颤会使原有心脏基础疾病进一步恶化,比如可能导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而需急诊就诊,此外长时间发作,由于心率过快,本身也可造成心脏扩大,引起慢性继发性心力衰竭,叫做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有研究表明房颤的死亡率是正常心律者的2倍,并与基础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房颤危害这么大,到底有多少人会患房颤?目前国际和国内的调查结果表明,成人房颤的患病率为0.7%-1%,约占全部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据我国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据此推算我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约800余万。且研究提示随年龄增加,房颤患病率明显增加,在西方近几十年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房颤发病率也持续增长。60岁以下年龄患病率低至0.4%,而80岁以上可高达10%。伴随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预计20年后我国老年人口比率将达到顶峰,与此同时房颤患者将达到3,000万到4,000万,正因为如此高的发病率及其危害巨大,房颤成为心脑血管领域最大的挑战。

房颤怎么才能早发现呢?我们常说症状很重要,如前所述,房颤时可能会出现心慌甚至胸痛的感觉。很多时候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更多的表现为心里“七上八下”,或者体力下降,活动的时候感觉到“气不够用”,而且往往查心电图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发现。有的房颤患者完全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临床上称之为“无症状房颤”,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仅仅依靠症状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发作时就诊捕捉心电图是房颤直接的证据,但是常规体检也很重要,有很多患者就是在体检时发现的,此外如果为了寻找发作线索建议多次动态心电图常常可以发现一些“漏网之鱼”。

房颤一旦诊断, 就应予以重视。前文说过,房颤最大的危险就是罹患中风,直接导致死亡或致残。而中风的罪魁祸首就是心源性栓子,也就是心房内形成的血栓脱落导致的。所以抗凝治疗预防血栓的形成是房颤治疗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当房颤患者合并下述情况之一时血栓的风险会大大增高,就应采取抗凝治疗,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糖尿病、血管疾病、女性患者、年龄65岁以上,脑血管疾病史等,其中后两者尤其危险。在药物选择方面主要采用华法林,当然还有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等,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 抗凝治疗也有出血的风险,因此实施抗凝治疗也应慎重,尤其选用华法林, 它的抗凝强度受食物和药物的影响显著,必须进行抗凝强度的监测(INR)以免产生出血的副作用, 严重的也会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让房颤不发作呢?当然可以用药, 但效果不满意。近20年的医学进展,证实了通过一种微创手术——射频消融术或者冷冻消融术可以有效的预防房颤的发作,术后多数患者可以脱离药物的辅助治疗,从而实现控制房颤的目的。由此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由于房颤发作带来的一系列症状消失,其次由于房颤继发的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风险也就不再存在。但是目前研究情况来说,这个疗法还不够完善,首先导管消融手术也不适合于全部的患者,如高龄或者心房体积过大往往提示手术效果不佳或者手术风险过大而不推荐采用手术治疗。其次,导管消融复发的情况还不少, 高达30%, 不尽满意。再者,导管消融也会出现手术并发症。因此关于房颤的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且很多新型治疗手段不断出现,包括冷冻球囊治疗、左心耳封堵治疗等,可以预见,不久的未来,各种不同的患者接受适宜的处理后都将获得收益,从而使房颤给健康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

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首先,房颤临床上很常见,当您有心慌等不舒服的情况,尤其年龄较大的患者,要及时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其次,坚持定期体检, 尽早发现;第三,一旦确诊房颤也不用过分担心,坚持正规的抗凝治疗或者行导管消融治疗可以使房颤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