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普园地 >医学科普训练营

医学科普——我们走在大路上
2017-10-20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3046

《医学科普——我们走在大路上》

王 猛

 

十分感谢大家能够抽出比较宝贵的周末时间,咱们上午一起来度过,刚才主持人介绍的也差不多,我尽量用这个轻松一点,幽默一点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度过这个宝贵的时间。

我不认为今天是一个讲课,我看大家有的人可能是初次来,有的可能在这个路上已经走的很久,其实有很多人做得比我好,是老师,我更愿意把这个当成是一个交流。为了增加我们交流的效果,我在课件上增加了我自己画的画,主要的形象是什么?有的人说蚕豆,有的说腰子,都不是,是一个烤肠的形象。

我们一起看看第一张图,这个画的应该是咱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比如说高考、军训、毕业了、从医了,这当然不能涵盖在座所有人的经历,但是从现在开始,咱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我们一起走在医学科普的大路上,这句话算是对大家再次的欢迎吧。

很多人可能觉得科普这个东西是一个新型的事物,大家没听过。有人把这个东西单独作为一个事业或者一个事情来做。实际上我个人感觉,科普这个东西早就有了,大家看这个图就知道《黑猫警长》,我想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看过这个动画片?可以举一下手,不要怕曝露年龄,反正我是看过。好,不少人都看过,我想给大家再提个问题是,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大家知不知道这个事情?谁见过?我专门问过搞生物的人,螳螂现在在城市里见的机会就很少,更别说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个公螳螂吃掉,这是很难见到的一件事。但是刚才大家多数人是点头,怎么知道的?大多数也是看这个动画片知道的,反正我是这么知道的。

后边还有,真不好意思,又曝露了一次年龄,这是我小时候看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一休掌握知识的能力比我多,比我强,我要比他强,就演我了,不演他了。他每解决一个动画片里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教给小朋友一个道理,一个新的知识。这个就是科普。当然,这是我理解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科普我个人理解是什么?就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东西,可能大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事情专门来关心,但是它起到的作用,我看了一下,咱们在座的70后、80后、还有90后,00后应该不会有了,你看我说的这两个问题大家都有同感,这些简单的科普知识,大家通过这个都了解了,它影响了多少?影响了三代人。还有很多今天没来的人,大家都是应该有类似的感觉,这就是科普的力量,它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需要激情澎湃,不是很需要做得多么火热,但是它起到的作用是长久的深远的。通过这个咱们就知道,咱们这条路走下去还是光明的。

今天简单就跟大家分享三个事情,第一个就是为什么要做医学科普。再一个就是科普对咱们的医疗工作有没有什么帮助,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三是子琳?老师说的,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些做科普的经验。

我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做科普。大家平时这么忙,周末很多人还要出去会诊,去手术。咱们休息一下不好吗?去度假不好吗?运动运动,别扭伤膝关节就行,打打篮球不好吗?还有些年轻人说,我们谈恋爱都没时间,咱们自己谈恋爱不好吗?这都是正经事。为什么要做科普呢?首先我觉得就是大家需要,像刚才咱们杨老师说的,你看他提的那些个内容,很多都是标题党,怎么吸引大家?就是某某误区,某某错误,这是可能抓眼球的。大家都有印象,有个老太太以各种身份登录各个卫视,有很多个身份,最后大家拆穿了,是个骗子。这是一个反证,她为什么要当骗子呢?因为可以借此挣钱对不对?能挣来大把大把的钱。为什么能挣来钱呢?因为大家需要这些知识,尽管她传播的不对,但是她却利用了这个东西赚了很多昧良心的钱。说明大家需要科普,需要这个知识,你是传播的高大上也好,传播的接地气也好,总之我觉得大家现在非常需要,包括很多节目,《养生堂》,在座可能有些老师都参加过,非常受欢迎,就是一个道理。

再一个是不是只有普通人需要科普?不是。每个医生对医疗健康知识的理解各有不同,所以医生之间也需要科普。我是干麻醉的,我有病了,我会看吗?我不会看,我也要请教在座的各位老师,我也需要科普,大家都需要。所以既然有需要,那咱们这个工作就合理。就像孙悟空,唐僧要过火焰山需要芭蕉扇一样,科普是大家都需要的。可能你不是天天需要,但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它就有帮助。

有什么样的帮助?我自己是干麻醉的,我说一点自己的体会,实际上麻醉医生最日常的工作就是跟病人谈话,每个病人情况不一样,有的轻有的重,有的不适合马上麻醉,还需要调理的。每次谈话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科普,患者有的有医疗的知识,但更多人不具备医疗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不利用这个机会,把他的疑问解决掉,把他的困难给它解决掉,他可能就信任不了医生,这种不信任越久,矛盾就越大。所以到位的科普,有助于缓解一部分矛盾。

唐僧要管理孙悟空需要紧箍咒帮助,没有紧箍咒解决不了孙悟空顽劣的习惯。咱们也一样,咱们也要解决很多棘手的医疗健康问题,我个人觉得科普算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再一个你说为什么要做科普?科普本质来讲,是一种宣传的形式,你是做自媒体也好,公众号也好,你是给大家讲一场也好,还是自己写文章,发表论文也好,都是一种宣传。你说咱们这么多人要去宣传科普,目的是什么?首先就是传播群众最关心的健康知识。再一个更重要,在宣传健康知识的同时,会涉及很多与医学进步有关的事迹、趣闻,这些事迹有助于树立医生医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一个正确的位置、正确的作用;而一些趣闻可以培养年轻人对医学的兴趣甚至热爱,有助于吸引他们加入将来的医疗队伍。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起这个标题,这个人都认识吧?大家知道这是普京,他有两个很有名望的身份,一个就是总统,还有一个大家应该知道,他做过什么?克格勃。其实现在俄罗斯政府的高官里边有克格勃背景的不只他一个人,只不过他总统的官最大,大家更熟知,其他相同背景的人有搞财经工作的,甚至有的搞科学工作的,一个特工出身的人,竟然能负责这么广泛的工作,普京更是极品,他连内政外交这么复杂的工作都能驾驭,为什么?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素质高,能力强,放在不同的领域,照样能把他自身的优点发挥出来去引领这个领域。

之所以这些人能有机会做到这一点,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我想大家多数应该是不认识的,叫安德罗波夫。这个人,八二年的时候当过苏共中央总书记,那是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而在当总书记之前,是克格勃主席,在这个位置他一干就是十五年,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克格勃原来是干什么的?相当于德国的盖世太保,就是秘密警察。在前苏联,这就是恐怖的代名词。

那么安德罗波夫上台以后,他认为,克格勃的最重要目标是保卫国家的安全,如果我们弄进来的人都是心狠手辣的人,而没有那些有热情的或者有才能的人,这个组织慢慢就消亡了。国家安全也没有保障了。所以他提出,要正面地宣传特工的形象,所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出了很多这样的电影,都是宣传侦察员、特工对这个国家的贡献。我们医学科普我觉得也有类似的作用,如果我们把这个宣传做好了,那可能很多优秀的人,尤其很多年轻人,在以后选择志愿的时候,他可能就激发了他对医学的崇拜的感觉,他觉得有用,他就有这个激情参与进来。我们这个行业的后继就会有人。如果大家现在像媒体报导的一样,都是负面新闻,天天都是医生挨打,谁愿意来从事这个行业?以后我们自己看病都成问题。

所以我觉得往小了说,科普可能解决了一些日常问题,与患者沟通的问题。但是如果往大了说,科普的宣传甚至可以关系到以后中国医学的发展,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那么下一个就是今天咱们比较主要的内容,是子琳老师说的,跟大家多分享我做科普工作的经验,都是干货,就像图中大家看到一样:桌子上摆的都是好东西,用东北话讲,就是“硬菜”。算是一些自认为有用的个人体会,对与不对大家自己有个评判。

首先我就说一个经验,我觉得做科普需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你看上个礼拜比较多的新闻是什么?世界杯预选赛。

咱们可以看看以往世界杯冠军队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球风常年是比较接近的,一听说某一个风格大伙都能联想到某支队伍。比如,一说技术好,大家一开始联想的肯定是巴西、阿根廷这种流派。中国男足为什么总出现不了,从来都没有自己的风格,从来没有自己固定的打法,所以它成功不了。科普也是这样的,大家会说怎么形成风格?风格我个人感觉就是套路,就跟这个武侠小说一样,他们都是有套路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傻小子,没背景,但是运气好,总能碰上漂亮姑娘,一般姑娘的爸还都特厉害,这是一个主要的套路。但一个套路,时间长了也没意思,这就需要加入后面我讲的一些内容,要把这些枝叶,把这些别的经验加进去,让你有固定套路的东西看起来更有趣。

大家可能比较关心,套路怎么来的?我告诉大家一句话,世界上本来没有套路,做的次数多了就有套路了,这个东西需要多实践。我大致总结了这么八个小经验吧,大家一看这个幻灯再加上我说的就心凉了,觉得这个大夫说的不咋地,一共七个词,你怎么讲出八个经验,这是故意给大家留个伏笔。咱们就看第一个经验吧。选题,科普这个东西你说可大也好,可小也行,咱们就从小的说,你说我是一个麻醉医生,我替杨老师来讲心血管行不行?我恐怕讲的特别浅显,讲到现在估计各位都走了。我替第一个杨老师讲运动医学行不行?我知道的可能比听众多不了多少,不行。怎么选?我觉得还是选自己最熟悉的,你看我这个图,你让我画一个其他科室医生的一天我未必画的很全,因为我不了解他们在病房的情况,但是画我自己我能画出来,所以,选择自己熟悉领域的题目,这个东西才有可能做得更深,更精。这是我对于选题的体会。

题目确定了,那写什么呢?咱们看看第二个经验:怎么去立意。一个事情总是有两面,对不对,大家都是做临床的,没有某个疗法或者某个药物是绝对的好,做个手术是为了治病吧,都有并发症都会有副作用,我自己的专业也一样,没听说哪个麻醉的方式对患者是绝对的好,那样大夫就省事了就不用那么累了,大家都可以当麻醉大夫了。一个事情的理解有多个方面,我们怎么去确定它的立意呢?比如说同一个图,像这张图,我们怎么去说它呢?这张图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画了平时的我,这是一个麻醉大夫,手里放了多个盘子,盘子上写的就是我们现在的工作范围,比如说手术要麻醉,还有无痛的胃镜需要麻醉,包括我们自己的恢复室,很多地方现在都跟麻醉科联合开展自己的业务,工作量很大。我们怎么来立这个意?可能大家第一想法就是,我要写麻醉大夫真能干,会的真多,能跟这么多科室联合,可不可以?可以。但实际上这个图,我给很多人看过,很多人是没有理解我第二层的意义,你看这个人是个厨师,大家都出去吃过饭,饭再好总得在桌子上摆着吧,不能吃饭人手端一个盘子吃吧,你看这个桌子就能放四个盘子,还有个盘子在谁手里?在厨师的手里,那只手干什么?拿个勺,实际上这个图你写什么?麻醉医生的生存现状或者说中国临床大夫的生存现状也可以,一个字,累,一个字,忙,没有自己的时间。你从这个角度立意也可以。

其实我觉得医学科普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为什么?立意这个关节特别得难,为什么?咱们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科技水平,认识水平,跟以后是不一样的,也许我们现在说的很好,过十年一个新的证据发现了,一个新的技术产生了,咱们讲的很多观点可能就不适用了,大家应该有这个体会。比如说咱们二百年前讲天花,当时怎么讲?天花得了是要死人的,能不能活下来跟地位、身份、经济条件没半毛钱关系,就是皇帝得上也是听天由命。如果幸运活下来了,脸上会留下麻子,也就会讲这么多。现在知道:这是天花病毒引起的,可以接种牛痘治疗,当时不知道,连细菌、病毒都分不清,不可能讲这些。我讲这个是为什么?大家知道这个是谁吗?顺治,他儿子更有名啊,康熙。这俩人跟天花有关系,顺治基本上就是得天花去世的,现在大家说有眼光,选了一个有能力的儿子,开创了清朝最伟大的一段时期。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讲,顺治自己年龄不大,24岁就去世了,他未必有这个眼光能看到那么远,而且当时康熙才几岁?才6岁。我觉得顺治未必有那个眼光能预见一个6岁的孩子以后能开创那么多基业,他没那个本事。而且当时玄烨是老三,有个二儿子比他还大,为什么没选二儿子呢?因为二儿子没出过天花,康熙很多传记里面写,西方的画像也证实,他脸上有麻子,这是出过天花,而且侥幸活下来的标记,所以顺治为什么选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老三出过天花,老二没出过,万一给皇次子立了皇位,他再得天花了咋办,皇次子很小,也没有下一代,万一年幼就驾崩了那皇位就落到别人的手里了,所以这个考虑对于皇三子玄烨能够最终即位是很重要的。

刚才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不同时期,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立意这个环节挺难的。再举个例子,活的东西会有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你的认知,成型的东西没有生命的东西,照样可以变化照样影响咱们的认知。中国有个最大的青铜器全世界都有名,司母戊方鼎这个知道吧,当时为什么叫司母戊?就因为刻在鼎上的这俩字。现在有的学者提出商朝的人有个习惯,写字愿意反着写,所以这应该反过来看,别叫司母戊大方鼎。如图,我们叫后母戊吧,有的博物馆已经改名了,真的是把这个司母戊改成后母戊大方鼎了。怎么样,没有生命的物品,不同时期的名字都可能改变,那对于有生命的、更富有变化的人体来讲,不同时期的健康认识就更千差万别了。其实这个跟刚才举例天花的意思一样,都是说:健康科普的立意有多难,真的很难,这说明得经常科普,科普不是一劳永逸的,经常做科普才能不断更新立意的方向、才能更准确及时的去传播健康知识。另外,大家会觉得我的举例大多不与医疗沾边,实例内容确实不全沾边,但是我发现大家听的很认真,自夸一下,算是津津有味。这个做法提示大家,我们只有知道的多了,讲的内容广泛了,老百姓才能愿意听,触类旁通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增加咱们科普的趣味性。为什么增加趣味性?希望大家愿意听,愿意传播,愿意记住嘛。

第二点讲的篇幅不少了。咱们再看第三个经验:简明。有的人说一车话,别人可能还没明白,有的人只是三言两语就讲完了讲通了,这就是简明。就像这个图一样,一看就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在抢救呢对吧,不是在按摩,这是简明的力量。咱们做科普不可能让你一次写上几千字,有的时候可能很短的一个小文,怎么把有限的文字里面加进很丰富的内容,这个需要大家自己慢慢去思考。但是记住,简明一定是很重要的。因为想了解健康知识的人,文化层次不一样,你可以洋洋洒洒,但有的人没时间看,或者有的人理解不了,所以必须要用简单的方式说出来。

第四条经验:易懂。这是针对上一条经验的延伸,只注重简明还不够,科普还需要易懂,医学上很多术语就很简单,你跟患者谈术语,他听得懂吗?还是听不懂,所以要用易懂、易于他们接受的方式去科普,如果难懂,弄得跟孙悟空看天书一样,科普效果就会很差,所以易懂同样重要。

再一个经验就是图画。这里指的是图表与绘画。大家应该都做过PPT对吧,很多人都用过图表。图表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简单、明快,让人很容易就明白你的意思。如果用绘画来科普就更生动了,这四根肠画的就是《射雕英雄传》里边四大高手,大家应该看出来,他们四个都是谁了吧(看头饰就分清楚了),这就是绘画的作用,绘画的力量。大家记住:图表和绘画都可以点缀咱们科普的内容。

第六条经验就是语句。科普的方式,不论你是写成文章也好,还是现场给大家讲也好,语句得下功夫、得有感染力。另外,除了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引用或者改编一些名句(或者经典台词),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就像刚才我说的,怎么形成套路?世界上本来没有套路,做的多了就有了套路。这一听就知道是根据鲁迅先生的话改编来的。这样一来,老百姓听了就觉得简单了、好记了,也便于科普传播了。这个图大家一看,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吗?(听众:《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哪句话比较有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如果医学科普里引入类似这样的内容,只说一次大家可能就记住了,这就便于科普传播。医学科普的受众,主要是普通人,他们既是接受者,同时也是二次传播者,所以你说的有特点有特色,让他能借助共同熟悉的背景去很容易地掌握咱们想说的内容,科普知识就更容易传播更有生命力。

刚才给大家讲的很多都不是医学的内容,像历史讲座,这就是我的第七条经验:要扩大咱们的视野。你视野广阔了,你知道的东西多,很多人可能就愿意听。你现在让我上来讲一些医学知识,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科普效果尚可,但另一部分的人可能就觉得乏味就不仔细听了,你适当地加入一些开拓思路开拓视野的内容(只要不喧宾夺主就好),就会增加趣味性,就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这样一来,你的科普效果就会提升。另外,人都有这个心理。你看同样出去买东西,你买一件衣服,我赠送你一个小礼物,下次你还愿意来。同样,大家是来听医学科普的,如果顺便还能掌握点别的感兴趣的知识,那科普效果想必是极好的。

这个图是什么意思?放血,放血我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这在中世纪欧洲很流行的,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人的体内有四种液体:血液、黄胆汁、黑胆汁还有黏液。那时的人认为血液不好,魔鬼容易存在于血液里边,脏东西就存在这里边,给它放掉了,病就容易治好了。就这么个理论。所以很多人都搞放血。(现在有没有放血疗法?有,红细胞增多症,放血还是管用的。但是大多数疾病不可以这么治疗)。甭说别的,就是发烧这种常见病人都会去放血。我这么介绍可以,各位听着也还行,但总觉得没啥大意思。

但是如果咱们视野再广一点,把这个知识再延伸一点,效果可能就不同了,咱们今天就拓展一下:过去放血疗法什么人来操作?外科大夫呗,但是外科大夫觉得这个活没啥技术含量,挺掉价的,不愿意放。那谁来放?谁手里有刀谁来放。厨师肯定不行,那个刀太大,是要死人的。那就理发师吧,但是在理发店放血问题也来了,我这边放完血,一地血,外边人来理发谁还敢进?收拾起来也太麻烦了,所以并不是每家理发店都愿意开展放血这个业务。那么,怎么知道哪个理发店可以放血呢?门口立个标志吧,什么标志呢?大家,特别是在座各位女士都应该熟悉,理发店门口的三色转筒。全世界的理发店转筒大多数都是这三个颜色:红、白、蓝。为什么?就跟这段历史有关系,红色代表着动脉,蓝色代表着静脉,白色就相当于放完血裹的纱布,就这个意思。大家现在再去理发店有胆量可以接着去,这就是视野。

刚才我说了,是八个经验,还有一个经验在哪?刚才里边也没写,咱们各位都上网吧,网上有个流行语,中国有个部门特神秘,叫什么?叫有关部门,我这第八个经验跟这个差不多,叫什么经验?叫其他经验。我们看看其他经验都是什么。说白了还是介绍沟通技巧、介绍换位思考,为什么需要沟通换位?因为科普的目的是让人接受,让人明白。我们看看这个图,这个图画的是什么历史情节?有人能告诉我吗?大约发生在一百年前,距今九十八年了,巴黎和会,画上这三个人就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提到巴黎和会咱们就提到了中国一个很有名的事件,五四运动,对不对?五四运动就是因为巴黎和会中国的待遇不公引发的,提到巴黎和会就要提到一个中国人。谁呢?顾维钧,左边这个是本人,右边这个更潇洒一点,是陈道明塑造的影视的形象。讲沟通跟他有啥关系?他是大夫吗?他不是。巴黎和会是一个医学的学术会议吗?也不是。为什么讲他呢?当年顾维钧代表中国政府要宣布,我们要收回对山东的主权,山东原来是被德国占的,现在德国打败了,我们要收回。那你凭啥说收回就收回?因为挨你近啊,那朝鲜还跟你挨着呢,你怎么不说把它也收回呢。欧洲人的代表不会同意你这个观点,你怎么说服他们,怎么让他们听明白?

首先一条,山东对中国重要,有多重要?你如果让人家听不明白,人家是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你的申辩结果肯定不会好,尽管最后的结果也不好,但是顾维钧真的努力了。他怎么努力的?怎么让西方人听懂山东对中国很重要呢?就是这句话,他当时有个很著名的话: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为什么这么说?他的观念是这样的:你们西方有一个圣人叫耶稣,耶稣殉难的地方是耶路撒冷,这是你们所有信仰这个宗教的国家的人都非常向往的圣地。跟你们西方一样,我们东方也有圣人,谁呢?孔子(他选孔子都是精心设计的,因为孔子的文化在日本也很受推崇,日本代表都反对不了),孔子在中国在东方也是圣人,你们西方的圣人罹难的地方是圣地,那我们国家我们东方的这个圣人出生的地方是不是圣地,更是圣地!!哪?山东。众所周知,在你们的观念里边,耶路撒冷是不可丢弃的,我们也是一样,所以我们不能失去山东。他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说的刚才这番话。

这个提示我们,你做科普要想让对方能听懂,能接受,就必须学会一种与人沟通的技巧,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寻找共同点,让他明白。

再比如说刚才那幅画,还是做饭这个,你既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写麻醉医生业务广泛、技能全面;也可以从医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写麻醉医生的辛苦付出、加班加点,这些不同的出发点就是换位思考的结果。而这些换位,能够提升沟通以及科普的能力。

八条经验,主要就是这些内容。我得预祝大家以后在科普的路上会越走越好,一马平川。咱们现在就总结一下刚才我说的这八个经验吧。大家觉得我用什么方式来总结呢?怎么让大家记住呢?写首诗吧,诗词字少、简单、大家容易记住,记住了那就算我上午没白讲,一起来看看:选题立意皆重要,言简通俗需记牢;妙图佳句胜万语,博览广思技更高。

《甄嬛传》里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人生只如初见,非常感谢今天有这个机会,希望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吧,如果下次有机会再见,希望大家还能跟第一次见面一样,有种新鲜感,有种大家放松的感觉,那就谢谢大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