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普园地 >医学科普训练营

科普人生,让医生的身份更完整
2018-01-04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2764

《科普人生,让医生的身份更完整》

 

讲者:张强医生集团  苏磊



我在血管外科工作15年了,目前主要从事的是静脉病的研究,尤其是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的诊治。

因为考虑到医疗可能要出现一些变革,所以我在2015年的时候从原来一个三甲医院里边辞职,后来跳出体制,继续从事临床工作,尤其是静脉病中心建立以来,感受颇多。

出来后,我觉得自媒体这个领域是大家特别需要重视的,以前,可能在门诊很多人都喜欢找主任医生,但是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当更多人认识了你之后,很多患者会冲着你来,不一定完全是正高,可能主治医师就能完成这个任务,我觉得蛮好的。

在医生集团里面,我们做了很多科普的耕耘,可以说进入到医生集团的每一位医生,是必须要有自媒体的能力。左边这个图片就是我们平时看诊的样子,如果说一上午挂号特别多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时间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仅仅是做检查、出结果、给诊断、再给具体的方式仅此而已,很难完全解决患者本身的问题。

我们在门诊时候或者手术中会给到患者很好的体验,门诊时间保证患者在30分钟左右,能够耐心的解决患者关心的问题。我们近期的一个消息,好大夫在线,张强医生集团是占全国在血管外科浏览量达到第2位,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其他都是很大型,积累了很多年的公立医院,比如协和医院、安贞医院等等。作为血管外科来讲,我们作为体制外的一个医生集团能够达到这个访问量是非常不容易的。

咱们具体再回来说科普的那些事,科普主要三方面:

一是要考虑自己的专业领域是什么,

二是考虑输出方式是什么,

三是考虑输出渠道。

医疗科普,需求非常迫切,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在临床当医生,你会感觉到,为什么很多的患者信了那么多的偏方、信了那么多不靠谱的方式!这里边其实是有医生的责任的。医生的身份先天需要具有科普的能力。

如果我们平时每天看门诊时,即使是100个病人,也只是科普了100次,但是科普的效果到底怎么样,也没有人知道,因为这种科普都是碎片化的。如果你写一篇文章,通过互联网传播,有一万个人看到,就传递了一万个人,因此效果非常好。如果大家有科普的兴趣加入进来,这是很好的机会。

 

提到专业领域,不是说把我们固化在某一个地方。我是一个血管外科医生,主要关注在血管外科上,比如陈医生他是麻醉科医生,他会更加关注于麻醉。但是并不是关键,在我们的原有基础上,当你真正科普的时候,会发现需要很多的能力,这个能力需要进行跨界学习的。    因为我们仅仅知道了怎么去说教条的一些话语,患者是不理解的,当我们读的学历越高的时候,当我们口中医疗术语越来越多的时候,其实离患者是越来越远的,这背离了科普的本质。科普的本质是需要让患者能够听懂你说的话,这个时候需要你做更多事情来跨界学习,让语言接地气。比如子琳医文化传媒,做很多科普都是非常好的,大家也可以去关注这方面的文章,关注它的一些方式,都是值得去学习的。

下面说一下输出质量的问题。其实输出质量最好的方式能够把自己的医学知识,能够按照常用的形象的语言给患者表达出来。这里边要求的是准确度,当然准确度不是完全的,因为医疗本身是一个不完美的科学。比如这个文章,数据什么样子,那个文章数据什么样子。有可能这个专家这么说,那个专家那么说,也许他们达成共识,过了五年之后又被推翻了。所以有很多医学最终你会发现它真的不是完全靠准确度、靠数据来说话的,我们要在里边衡量一个度,坚持循证医学,同时需要我们独立思考能力。

 

再一个是系统性。

在门诊的时候我们会给患者沟通,但它是碎片化的,患者问什么问题,你回答很好,但当你写文章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容易,它实际上是系统化输出的过程,非常讲究逻辑性,非常考验思路。做科普可以锻炼的。

 

第三个是接地气,它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一句话很难完全解释,但你真正去做时,会知道这里边真正挺好玩。写着写着,很多患者会给你反馈,根据这些反馈写下一篇文章,就会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接地气。

 

输出的方式和渠道。

从我个人感觉,最开始我比较擅长写文章,在搜狐健康上、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和一些微信公众号上都有一些文章,这是最基础的。写文章和写论文不太一样,论文可以高大上一点,科普文章一定要接地气。记得上一次在第二期的科普训练营中,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麻醉科医生他的名字叫王猛,他用漫画形式做科普,当时给我印象特别深刻。

在医生集团里我的科普能力不是很强的,有很多的医生了解怎么做视频,怎么做漫画,还有怎么做直播,我也是在做学生。我觉得漫画形式,如果大家有比较好的绘画基础,这点是可以尝试的,甚至一个医生可以和一些特别擅长漫画的人群来做合作也是不错的。

说到视频方式,子琳医文化传媒其实已经在做一些视频,我觉得特别直观有效,这里大家也可以去尝试。

第四个是直播。直播和患者的距离最近,时间可能会耗得多一点,但是效果非常好。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大家也可以尝试。

输出平台,我自己比较擅长的是微博、公众号、今日头条、还有知乎、好大夫。搜狐健康之前我也做过一段时间,也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不能所有平台都做,精力达不到。

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很有意思的经验,其实发文章的时候最好是有两个走向,一个是特别常见的疾病。最常见的疾病,受众比较广,大家比较关心。我记得有一篇文章是“高温泡脚,不能随随便便地泡”。这个文章点击量是非常高的,因为泡脚大家比较熟悉,尤其老年人特别喜欢,现在做足浴挺多的,有针对性,也能帮很多糖尿病足,缺血的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血管外科里有一个疾病叫肺栓塞—沉默的杀手,当时我写了这个话题,血管外科的医生了解得会多一点,其他的科室了解相对少,这篇文章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给大家一个建议,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在标题上下点功夫,通过一个标题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你写得再好的干货文章如果大家不点开的话,在互联网时代,那没有效果。

我的一些科普的心得是什么?

对于我自己,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相当于给自己的知识大厦查漏补缺。血管外科我接触比较早,2003年静脉曲张在国内刚刚开始微创治疗,而之前都是那种传统的剥脱手术,所以出血量和神经损伤是比较多的。接触到微创那么早,也做了非常多的静脉曲张手术,但即使到了5年之前,我对微创的各种技术来源了解得并不是很多,不知道它的初始来自于哪里。后来我在科普的过程中不断搜索信息,就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微创技术,到底好在哪里,每种方法优缺点在哪里。这时给患者交流时,说得非常清楚,他们也会给你很好的反馈。所以这个阶段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的。

然后和患者交流时,就会培养一种习惯,你说的话是接地气的。我们经常用一些打比方的方式,帮助患者来理解一些他们可能用医学术语难以理解的知识。语言得到修正,变得通俗,共情力好了,你就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医生。

每一个患者都是财富,不管通过门诊还是公号或者微博留言,任何一个反馈都提示你:其实医生所关注的信息不见得是患者特别关注的。而患者所关注的,可能是嗤之以鼻的,难道那么简单的事都不了解吗?恰恰就是如此,这些恰恰是我们应该要做的事。

科普过程中,会体会到医生不能光重技术。技术自然是必要的,但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我们不能缺了另外一面,就是医生的人文。怎么跟患者交流和沟通,通过科普,就已经获得了这方面的能力,这就是医生的人文课。

当然也会碰到一些坑。

怎么去找素材

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都已经麻木掉了,不知道患者需要什么,这时要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每一天患者的病历,他背后的故事、求医的心路、碰到的障碍等等,如果你不主动问的话患者是不会去说的。当你去主动跟他用心交流时,他会说出来,曾经去了很多地方,结果不是很好,但没有任何解决方案,没有任何出口。时间长了,你就知道,患者真是不容易。

我举一个例子,大概4天之前在我北京门诊时,有一个患者是北京人,他从苏州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当时当地医院做了静脉滤器,后来取出,用了4年的时间一直在维护自己的血栓,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他也跑遍了很多地方,包括有名的医院,但是很多医生的答案是:血栓可能脱落,继续服用这个药吧。但是并没有告诉他血栓脱落的风险到底有多高,也没有告诉他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最终成了他的一个心病。

后来他找到我们,因为我自己可以做超声,因为一个外科医生具备超声功底,心里更有底气。我做完超声之后告诉他:你的血栓已经有四年多了,这个药物从国际标准指南上来讲,不需要口服四年,目前标准只需要口服三个月到六个月就可以了。检查结果也没有发现必须长期服用抗栓药物的。他听完之后就很高兴,告诉我:去了那么多地方,从来没有一个医生这么仔细讲这病,从来没有人告诉说这个药其实是可以停的。那一刻他的眼睛是湿润的,那是一个大男人。那一刻我也是非常感动,觉得特别自豪,你给一个患者提供了问题解决方案,他经过那么多无奈之后,那种感觉是难以言表的。所以素材其实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和患者沟通,这点一定会有的,包括互动、文章的留言、每天积攒的病例,都是很好的来源。

第二个是没有时间。

这是一个大坑。刚才我跟陈良医生还聊天,他也做了很多的社群、做了很多文章的转载和原创,但最后是时间没有了。没有时间怎么办?可能除了每个人要去修行、要去自律之外还有一些工具,下一篇给大家提供这几个工具。

第三是:持续输出是比较苦的。

现在这个年龄我是35岁,孩子已经8岁了,拉家带口,每天自己除了临床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的科普,时间不够用,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慢慢调节。如果你里边找到了快乐的话,这个事情就不太困难了,就比较容易让你乐在其中。

好用的工具给大家推荐一下。

如果要写文章的话,我们很多人习惯在电脑前面不断敲字,这个时代我们应改变一下。因为北京人特别习惯于说普通话,说得都很好。你用语音软件说话,会提高你写文章的速度。你敲字时相当于骑自行车,你用语音写文章可以说你已经开上玛莎拉蒂那种感觉。

第二个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如果在苹果本上比较喜欢用xmind,如果在Windows系统我喜欢用百度导图,它是帮我们列提纲的方式,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时,要构建一个框架。搭好框架之后再去填东西,比一开始不断憋着写文章要快很多,这一点我是特别受益的。

另外一个是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的方式我今年刚刚接触,以前没有经验。是有一次,在身边坐着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他的年龄并不大,我知道考进清华的学生相当不一般。他在听课的时候我看他画了一个草图,这个草图用绘画、用一些线条组成的一个东西。因为现在互联网特别发达,我告诉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就能了解到了。这种学习的方式确实是非常高效的,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大家学习的效果,也能提高输出的效率,所以我是强烈地推荐。

think big start smallmove fast,是我在上个月中国医生集团联盟大会在浙江横店召开时我看到的,我觉得这几个词特别有意思。我们做事情,比如做一篇科普并不仅仅是写一篇文章,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你的知识给到需要的人群,也是对自己很有用处的事情,你可以去学习,提高你的效率、提高自己的素养。你提供了价值之后别人会关注到你,你就有可能变成自我品牌。这个事情要放大一点,不仅仅是写几篇文章就好。

要知道我的患者是来自全国各地,上个月有一印象特别深的专程从广西飞过来找我进行手术的患者。如果是放在三年之前,我根本不敢想象这个事情。现在通过互联网,你就知道人和人之间几乎是扁平化的,那么远的地方,他怎么可能会找到你一个看起来比较年轻的医生?我真的做到了,其实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所以大家不妨把这个事情放大一点,我们从大处着眼,我们做的是一个大事情。

第二个,我们做事要从小事着手。在做科普的过程中,如果一篇文章都写不好,或者文章不能够持续输出,那么说明一些小处还没有做到,还得需要去不断修正时间管理、修正自律性、修正自己各种各样的能力,包括说话能力、包括排版能力、对图片审美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修炼的。如果你一旦想开始这个事情不要去等,我们马上去做,因为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你才会找到真正的需求,也会发展出个人的风格来,这是我个人的经验。之前我读了很多书、也看了很多东西,真正自己不去做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这个事好像知道了,但知易行难,不太容易的。我的一些经验之谈。对医生来讲,经历过很多年的文字写作,经历过高考,经历过很多论文写作,写作能力不能算低,但是真正写出让所有人看得懂的文章并不容易,需要修炼,至少需要修炼几个月的时间。

写文章是从故事着手,临床的病例故事着手是很有意思的。集百家之长,大家多搜集这方面特别有名的自媒体大号,大家可以去学习这种基本的逻辑,就可以写得越来越好。

功夫其实也是在诗外的,我们要多阅读,才能写出更接地气的东西来。作为科普的输出者来讲,内容是永远稀缺的、平台永远是多的,你输出的东西是不是好、是不是能够接地气,最后要经过市场检验的,大家去做内容永远稀缺、风口是永存的。

然后是定位问题,因为我们张强医生集团最开始发展是从静脉病开始,目前的手术,虽然我们经过十几年临床的历练,包括大型的动脉瘤、包括颈动脉闭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我们都是比较擅长的,目前我们会更加集中静脉病尤其是静脉曲张、静脉血栓。这些疾病在以前认为它并不是很严重的,但是你会发现它的发病率很高,然后你会帮助很多患者去用简单方式预防血栓,用极微创的方式解决静脉曲张,定位清晰,真正能够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另外就是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医疗它是一个不完美的科学,很难讲某一个人讲的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确,你需要用自己的风格、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你再传递给患者、传递给同道,这个过程当中也在锻炼我自己的一些临床思维,确实保持自己思考的独立性这点非常重要。

然后就是定频。如果你开一个公众号、做微博运营,如果做这件事情最好定时间点,相当于电视节目一样,什么时间播出什么样的节目比较好维持。

这里边是我的两个二维码,左边是我个人微信号欢迎大家链接。做科普确实挺难的事,不是它是修炼自己的过程,必须真正踏下心来,用一年半载的时间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再去说更多才好。

自媒体就是一个医生弯道超车的机会,以前可能你需要主治医师、副高、正高不断升级,贴上很多副教授、教授各种标签。但很多患者根本不在乎那些标签,他更加在乎这个医生说的话是不是实话、是不是说到他心坎里去、是不是提供了很好的意见。自媒体就是你的工具,就是你的底气。

右边的二维码是张强医疗的微信公号,这里边有很多的文章,包括静脉病的、包括整形方面的,包括肛肠方面的,写的文章包括排版都可以给大家做一个模板,如果有兴趣,欢迎在里边选择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