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普园地 >科普文章

中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灾区,加强戒烟和临床管理是关键
2018-08-17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7872

中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灾区,加强戒烟和临床管理是关键


陆军总医院二六三临床部呼吸科  田桂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高占成



在我国过去相当长时间内,相当比例20年以上长期吸烟者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等症状,人们对之常统称为“老慢支”。现在医学上对之已经有了明确的命名,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慢阻肺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有害颗粒物质(如烟雾等)导致人体呼吸气道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管腔在呼气时发生狭窄,使吸气时吸入肺内的气体不能正常呼出,从而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逐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呼吸困难。

世界范围内,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是引起慢阻肺最直接危害最大的因素,但“吸二手烟”也有相当的危害。什么是“二手烟”呢?主要是指环境烟草烟(ETS),既包括吸烟者吐出的主流烟雾,也包括从纸烟、雪茄或烟斗中直接冒出的侧流烟,也就是指吸烟的人所呼出的气体和香烟本身燃烧时的烟雾的俗称。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称之为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另外,在很多国家,大气污染、职业粉尘和燃烧生物燃料(如柴草等)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也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户内燃烧生物燃料是农村妇女慢阻肺发病增高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尽管慢阻肺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过程,但就其病因而言,这一疾病完全是可防的。

慢阻肺在我国属于常见病,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8.2%,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在3500万左右。其中男性高于女性,男性的患病率是12.4%,女性是5.1%,在农村里面慢阻肺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不管是男性女性,慢阻肺的患病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49岁期间患病率比较低,但是超过70岁就高达20%左右。不仅如此,慢阻肺在我国所引起的死亡率已经是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位居第四,而在农村居民中,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心血管疾病而列第三位。

慢阻肺常见症状有:(1)慢性咳嗽、咳痰:慢阻肺病人最早期的表现为咳嗽、咳痰,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慢性咳嗽、咳痰可在感冒后可出现急性加重,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多数在天气变化或冬春季节更容易发生。许多患者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常常不引起重视,自己服药或在诊所用药,但效果欠佳,病程反复迁延,最终导致气道炎症不断加重。(2)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患者的典型症状。慢阻肺患者慢性咳嗽、咳痰病情迁延,在气道炎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肺结构出现破坏,患者出现劳力时气促,典型表现为上坡困难,提重物不能,不能耐受较为剧烈的运动,这时候就要警惕有早期的慢阻肺了。如果没有积极干预治疗,症状将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这时,就逐渐发展为重度的慢阻肺了。(3)喘息和胸闷:慢阻肺患者在某些诱因刺激下引起急性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喘息,喉间可闻及“呜呜”的喘息声,重度患者除了喘息、胸闷外还有濒死感。 (4)全身性症状:慢阻肺患者由于气促明显,耗氧量较正常人明显增加,晚期病人常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消瘦,并出现典型的消瘦外观。另外慢阻肺病人晚期常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表现。(5)性功能减退。(6)心理障碍:由于无法胜任常规的工作,日常的生活等患者常有失落感,许多患者担心病情加重、认为无药可医而存在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慢阻肺诊断并不难,主要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病史,还有出现典型的桶状胸、肺气肿体征,加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慢阻肺是气道阻塞后引起气流受限的一类疾病,医学上可用肺功能来检测气流受限的情况。采用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检测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及第一秒流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来判断(FEV1/FVC)这两项主要的指标来判断。第一个指标叫做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指的是患者用力呼气第1秒吹出的气体量的多少;第二个指标是用力肺活量(FVC),指患者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的气体量的总和。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之后的第一秒呼出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小于70%,说明存在气流受限,也就是气体呼出障碍。另外, FEV1也会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逐渐加重。患者FEV1与正常人FEV1数值的比值,我们称之为FEV1占预计值比值。当FEV1占预计值比值大于或等于80%时,确定为轻度慢阻肺;当FEV1占预计值比值下降至50%-80%之间,确定为中度慢阻肺;当FEV1占预计值比值下降至30%-50%之间,确定为重度慢阻肺;当FEV1占预计值比值下降小于30%,确定为极重度慢阻肺。有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FEV1/FVC70%FEV180%预计值,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诊断为慢阻肺。

慢阻肺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慢阻肺患者在早期时,往往只是抱怨“气管不好、痰多”,或一旦感冒了,咳嗽、咳痰就会加重,而且不容易好。随着时光流逝,患者渐渐地觉得上楼梯或平地急行时比较困难,不如同龄人轻松,容易气喘,且咳嗽及痰量增多。随后就会出现呼吸费力,稍微活动一下甚至静息时也会出现呼吸急促,胃口变差,越来越乏力。因此对于慢阻肺患者,早期就应该开始积极治疗并坚持,才能阻断疾病的发展进程。

慢阻肺的治疗要获得良好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原则:(1)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病因之一,戒烟后咳嗽、咳痰等症状会减轻,也能延缓肺功能逐年减退的速度。因此,对于吸烟的慢阻肺患者首当其冲应该戒烟。

2)急性加重期治疗:慢阻肺患者常在秋冬季出现急性加重,表现为咳嗽、痰量增多,出现脓痰或呼吸困难加重等。此时必须积极就医,遵医嘱酌情使用抗生素、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等,积极治疗并发症。

3)稳定期治疗:稳定期仍应坚持规范治疗,以减轻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防止不适加重,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维护肺功能。使用的药物有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甲基黄嘌呤类等。当医生制定了系统治疗方案后,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4)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慢阻肺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虽然不能根治慢阻肺,但能帮助患者充分发挥残留的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增加运动耐力,使患者的活动范围变广,增强生活自信。具体内容如下:

  生活有规律,保持稳定和乐观的情绪,科学地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其他疾病感染而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为了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可以采取适当的耐寒锻炼,如从夏日开始用冷水洗脸,最好一直坚持到冬天。

  增加营养。慢阻肺常伴有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损害肺功能,还可削弱机体免疫机制。故平时应注意膳食营养调理,摄入足够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和奶类食品,合理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忌生、冷、过咸、辛辣、油腻食物。

  适当参加娱乐和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还能增加生活情趣。全身有氧运动有步行、踏车、活动平板、广播操、太极拳等,这些项目能增加肌肉活动度和增强呼吸功能。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先进行上肢协调活动,然后渐渐增加活动量。如先从洗漱、梳头、上肢摆动做起,然后再渐渐开始步行,循序渐进。

  酌情进行呼吸训练。可做呼吸操或腹式呼吸,这些动作简便易行,可以锻炼呼吸肌,也不需任何设备和条件,在室内外都可进行,而且效果好。患者若能正确掌握方法,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锻炼,定能收效。

  家庭氧疗。吸氧疗法可以改善症状,增加活动能力。有缺氧的患者,如缓解期动脉血氧分压在7.33千帕(55毫米汞柱)以下者,或慢阻肺合并心脏病、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都应进行家庭吸氧。一般可采用低流量吸氧,晚间睡眠时氧流量应比日间增加1/分,每天坚持15小时吸氧效果比间断吸氧为好。

综上所述,如果慢阻肺患者在病程早中期,能够及时得到呼吸科医生就诊,经肺功能确诊,给予恰当治疗,便可以很好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大大延长生存期。实际上,我国慢阻肺疾病的重灾区,慢阻肺无论在患病人群上,还是在其所引起的病死率上,均有所低估,加强戒烟和临床管理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