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普园地 >医学科普训练营

科普号运营一个月只有8个粉丝?!他犯了什么“大忌”?
2019-09-10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10367


科普号运营一个月只有8个粉丝?!他犯了什么“大忌”?

 

北京医学会医学科普训练营第7期(3

本期嘉宾: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苏婧  

主持人: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治医师   张昌盛

 

 

如何更好的传播科普内容?

 

张昌盛: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上来讲,科普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苏婧:传播和科普相比,它最重要的差别是有互动,科普就是我想说什么,患者就听到什么,而互动就是有我到你的方向,也有你到我的方向。

 

要从需求出发,通过各种方式跟我的患者产生对话以及基于这种对话达成一种关系,这个才是最理想的。

 

为什么很多人经常讲健康传播而不是健康科普,因为传播相较科普而言多了一层互动的意思,我们对传播的定义是有来有往,是一种双向的甚至更多向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所达成的社会关系。

 

 

 

所以医生在选择科普内容的时候,不要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文字、语言,甚至选题都是自己敲定,这样的内容无法形成互动和共鸣。

 

你可以先做一些调研、做一些了解,通过跟粉丝互动了解一下他们想听什么内容,甚至可以蹭热点,更多的是从他们的角度去选择科普的内容。

 

同时在语言上也要多增加一些互动性,多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言,显得自己更加接地气。

 

第二个提示是健康科普也好,健康传播也好,必须落实到最后健康行为的改变,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是说而已,更期待的是公众能够改变他们的健康知识观念,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践行有效的健康行为。

        

所以在做科普的过程当中,必须有一些能够去改变行为的具体指导。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说要勤洗手、常通风。

 

但怎么洗手才是对的,这个时候视频就能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录一段小视频,把洗手几部曲展现出来。

 

怎么通风?是早上通风还是晚上通风?通风的时候大概多长时间要关窗户?我们要把心里想的跟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才更具有指导性,使大家能够真正的落实到行为。

 

互动也需要有技巧

 

张昌盛:做这些互动有没有什么技巧?除了有一些互动性的语言之外,怎么样才能够让内容跟人真正产生互动?

 

苏婧:举个例子,清华大学有个学生刚刚评选上了清华大学的校学会主席,他问我怎么运营好清华大学的微博和微信。

 

我说你先去做,结果一个月之后他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说一个月下来微博粉丝只有八个,每发一条微博只有两三个人转发。

 

 

 

我看了一下微博内容,第一条微博叫清华大学召开了校学生会换届选举;第二条微博,新当选的主席怎么说;第三条微博副主席怎么说;第四条微博XX出席。

 

这样的语言完全是自己的利益和诉求,是没有人关心的,你可以这么改:今天清华大学召开了换届选举,小伙伴们你猜谁是新当选的校学生会主席?A苏婧 B张昌盛 C文三妹 D张镜,猜对有神秘大奖噢!

 

所以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去设置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是跟大家的生活经验有关的,而不是从我自己的角度说我做了一件什么事。

 

在微信公众号的撰写过程当中,你要花很多的精力去管理粉丝留言,你要精选可以上墙的留言,然后跟这些上墙的用户去互动,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也参与到你的科普内容生产中,产生一定的价值感。

 

医生制作短视频的注意事项

 

张昌盛:医生自己想做短视频的话,您有一些什么建议呢?

 

苏婧: 如果你自己喜欢探索、尝试,我建议你从最简单的做起,比如说买一个白布当做你的背景板,买一个手持的DV开始你的短视频之旅。

 

但如果你仍然觉得这些很难懂,可以跟专业的人士一起来探索做短视频科普的奥秘。我推荐一本书,这本书约是2500年前亚里士多德写的一本书,叫做《Rhetoric》—修辞学。

 

西方所说的修辞学并不是我们中国所说的这些修辞的词格,它的修辞学实际上是一种元艺术,指的是如何说服人,使得人能够改变他的态度或产生相应的行为。

 

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具备三个要素:逻辑、情感和信誉。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说叫做人设。

 

和我们古代所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太一样的是,亚里士多德又增加了一个人设,或者说信誉,或者说你的Feel

 

想做医学科普的人,你得让自己整体上传递出来的人设、品格、Feel是值得大家信赖的。

 

让人感受到无论你是在接诊过程中,还是在你手术过程中,还是在线上做科普当中,你都有一颗诚挚、热忱的心。

 

慢慢地你会感化你的患者,或者是你的潜在患者,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科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