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走进学会 >学会动态

2020北京医学创新与转化大会|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医生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
2020-12-18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14223

2020北京医学创新与转化大会|北京医学会

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医生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201208/content-547306.html

 

一个简单的临床好想法,从假设、实验,到最终验证,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这类医学创新正是医务人员个人价值的体现。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前任会长、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林江涛教授,近五年来,带领着技术团队完成了近400例次支气管热成形手术。

 

 

 

正因为该团队敢于创新和实践,中日友好医院也成为国内乃至亚太地区开展此类手术病例最多的医院,为重度/难治性哮喘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

 

医改背景下的“创新大考”

 

当前,国家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药品、医疗器械的带量采购进程持续推进,直接改变了医院原有的收入结构。

 公立医院转型箭在弦上,唯有配合国家政策,加强医学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用创新的科技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提高医疗质量,才能真正让患者收益,让医务人员的价值更好的体现。

 “医院需要持续创新,不仅能让医务人员实现个人价值,还能让患者的疾病得到更好地控制,长远来看,能够减少医保基金的压力。”林江涛在接受健康界专访时称,带量采购后药品价格下降,能给更多慢性病、特殊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更好的药物使用,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改善。此前药品价格高,增加了医疗负担,也限制了病人的用药。

慢病、特病如果控制不好,往往致残率会增加,动用医疗资源的频度也会随之增加。尤其是频发的急诊住院,医疗支出增加得会更加显著。

面对改革带来的阵痛,林江涛坦言,对于医院,技术创新变得更为重要。医院通过开展新技术,可以增加高技术含量的收入。

 “医院,是有高知识水平的一群人来完成一项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医疗工作的地方。”林江涛认为,无论是诊断技术还是特殊的治疗技术,都能体现出医务人员的技术含量。

 

医学创新源于临床思考

 

在整个医学创新转化过程中,要想把创新想法变成最终产品,都需要钱。但在现阶段,林江涛更为看重的是“鼓励更多好想法的出现”。

从全球医疗器械产品的开发现状来看,在完全创新的技术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占据了全球30%,其余国家占比较低。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创新技术在增加,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低端仿制、重复研究等。要解决这类问题,林江涛认为,要依靠临床医生从实践中产生最初的想法。

然而,现实情况是医生这方面的思考并不太多,甚至会对所做工作产生机械性的思维。例如,医生一天要做20台阑尾炎手术,只要保证手术不出意外、没有不良事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在林江涛看来,越是很多重复工作,越应该鼓励医生做创新。“医生在实践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每一个重复的动作可能都不是完美的,或者说不是最高效、最快捷,或者最经济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想法。”林江涛认为,还有一些完全创新的能力和机制是缺乏的。

 支气管热成形术就是一个医学创新的成功典范。这是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急诊科医生的创新故事,在做动物实验时,他尝试在肺支气管上使用射频技术,解剖后发现气管平滑肌变少。由于哮喘发作的时候平滑肌收缩,于是他大胆假设:如果这平滑肌变少,是不是哮喘就不发作了?

 正因最初的一个简单的想法,他提出假说,再去验证这个假说,从动物到人到哮喘的试验,经历了无数次漫长的实验,才得以让支气管热成形术应用于现实。

这项技术于2007年在美国批准通过,2015年在中国批准。现如今,林江涛不仅带领团队完成了国内及亚太区最多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手术量,还到各地推广这项技术。“临床医生应该是医学创新最大的源动力。”林江涛感慨道。

 

从仿制走向完全创新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最初的临床想法固然重要,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显著。数据显示,从最初研究到实现最后转化的项目,占比不到10%,对于自然科学基金鼓励的项目,缺少跟踪机制。

林江涛在评审呼吸专业的相关科研课题或创新项目时发现,最终成功转化的产品很少。他认为,转化过程需要政府的极大支持,有些重点项目政府已经明确资助,例如荧光内镜。

但是,这其中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由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需要企业的参与,所以在整个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政府应该在医院和企业间起到桥梁作用。

 而企业也想知道临床的实际需求。比如,在国产射频发射器的研发过程中,林江涛就根据临床一线的需求,为企业提出建议。现如今,国产的射频发射器,能够比进口产品更为人性化。

 这实际上是一个仿制的过程。“早期仿制,做出第一代产品,但是第二代可能就是创新,在某一项单项技术的创新。”林江涛非常看好中国人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他认为,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非常大,未来国外产品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回顾呼吸科医疗器械的发展历程,从听诊器、X射线到气管镜,林江涛无不感慨创新技术在推动呼吸科发展时作出的贡献。

对于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缺钱的问题,林江涛说,发明支气管热成形术的那位急诊科医生,就成立有18家风险投资机构,用来开发医疗器械。

医生自己成立风险投资机构来解决成果转化的资金来源问题,在国内似乎还不大现实。但林江涛依然很佩服这位医生,因为他“不仅想法很多,还把这些想法都做出来了”。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呼吸科领域在不同诊疗阶段的创新产品研发。在预测未来呼吸科领域的创新技术时,林江涛提出了气体分析技术。他认为,人在不同状态下,呼出来的气体分子是不一样的,而气体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创的,动态的。所以,他最近又开始了“通过测气体来判断人体疾病”的美好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