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麻醉科医师:
2024麻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将于12月8日上午9点,在北京医学会二层多功能厅举办,项目编号2024-18-01-023(京).。本次会议授予北京市1类继续教育学分1分。本次病例讨论会将在腾讯会议同步线上直播。期待您参会交流!
会议信息
病例一:
一例体外循环下肾癌根治+下腔静脉及双肺动脉切开取栓的麻醉管理
病例二:
麻醉介入让急性发作期耳石症患者更舒适的接受治疗
病例三:
腰椎开放术中心脏骤停一例
会议召集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吴迪教授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 郭瑞宏教授
会议主持:
航天中心医院 杨占民教授
航空总医院 方七五教授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高元朝教授
特邀点评专家:
北京医院 华震教授
讨论嘉宾:
民航总医院 李家新教授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韩文勇教授
应急总医院 程庆好教授
北京市海淀医院 李刚教授
病例一
病例汇报:
航天中心医院麻醉科 陈素丽 副主任医师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0岁,94Kg,180cm,BMI 29。
患者半月前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就诊于外院,考虑“右肾占位,下腔静脉瘤栓形成”, 无腰痛、血尿等不适,为求进步诊治就诊于2022-7-18入院。
既往史:
1月前因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目前口服利伐沙班。
体格检查:
入院时血压145/80mmHg
心率70次/min
呼吸20次/min
体温36℃
临床诊断:
肺栓塞
右肾占位
下腔静脉瘤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栓
双侧髂总静脉血栓
双侧髂外静脉血栓
低蛋白血症
肝功能异常
术前检查:
入院前-CT(7-17):
肺:双肺多发结节灶,
右肺下叶背段小肺大泡。
心脏及大血管未见异常。
盆腹部:
右肾上极可见类圆形软组织突起,边界欠清,直径约50mm,左肾未见异常;盆腹腔腹膜弥漫增厚,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未见积液;下腔静脉、髂静脉增宽,密度欠均匀。
入院前-超声(7-17):
下肢血管超声:双侧股静脉、双侧髂静脉、双侧髂外静脉血栓形成。双肾静脉可视部分,血流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心动图(TTE):
右室前后径22mm ,左房前后径34mm,左室舒张末内径51mm,LEF 59%,肺动脉显示不清
ECG: 窦性心律,室早,T波改变。
入院后-增强CT(7-19):
盆腹部:右肾上极恶性占位可能性大,直径约50mm,下腔静脉心房起始部至右肾静脉水平静脉内癌栓?血栓?双侧髂静脉弥漫血栓形成可能性大;
肺动脉CT三维成像(7.19):
左下肺动脉见充盈缺损,余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未见明显狭窄、充盈缺损或截断征象。
7-22 多学科病例讨论:
患者现手术风险极大,建议穿刺留取病理行免疫+化疗+支持治疗
7-22 经皮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结果。
7-24 患者一般情况差,呼吸喘憋,间断发热,下午呕吐,喘憋加重。
查体:
右肺呼吸音低,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血压140/80mmHg,脉搏氧85%,面罩吸氧10L/min后SPO2 98%
血气分析:
PO2 53.9mmHg;
PCO2 36.7mmHg;
SpO2 85.8%;
PO2(A-a) 332.6mmHg
凝血功能:
FIB 3.92g/L;
PT 12.9s;
INR1.15;
APTT 32.5s;
D-D 891ug/L;
FDP 10.61mg/L
肝肾功能:
BUN 8.1mmol/L;
Cr 79.1umol/L;
ALT 162.8U/L;
AST 43U/L;
BNP:115 pg/mL
急查ECG:窦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T波改变
TTE:右室前后径26mm ,左房前后径35mm,左室舒张末径45mm,LEF 55%,主肺动脉显示不清
胸部彩超:平卧位,右侧可见液性暗区,最深约4.5cm,左侧未见明显液性区。
腹部彩超:平卧位,肝前 肝肾间隙、脾周、肠间隙、盆腔可见游离液体,最深处深4.5cm。
7.25 肺动脉CT三维成像:多发肺栓塞,左肺下叶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左肺上叶肺动脉分支、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内多发充盈缺损。
7-26
血常规:
WBC 6.95*109/L;
RBC 4.34*1012/L;
HB 127g/L;
PLT 310*109/L
凝血功能:
FIB 4.72g/L;
PT 13.8s;
INR1.23;
APTT 34.7s;
D-D 663ug/L;
FDP 12.59mg/L
肝肾功能:
BUN 10.9mmol/L;
Cr 127.9umol/L;
ALT 104.6U/L;
AST 40.8U/L
血气分析:
PO2120mmHg;
PCO2 36.7mmHg;
SpO2 99%;
PO2(A-a) 213mmHg;
BNP:396 pg/mL
高敏肌钙蛋白I:1120.6 pg/mL
拟行手术及麻醉:
2022-07-26 拟全麻行开胸肺动脉取栓+下腔静脉瘤栓取出+右肾切除术
麻醉及手术情况:
18:05入手术室,半卧位,吸氧5L/min,呼吸22bpm,监护心电图心率110bpm,左侧桡动脉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ABP 120/70mmHg,SPO2 95%。
麻醉诱导:咪唑安定3mg;枸橼酸舒芬太尼30ug;依托咪酯10ml;苯磺顺阿曲库铵20mg。血压最低80/50mmHg,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维持血压90-100/40-50mmHg,心率100-110bpm。
麻醉维持:七氟醚+异丙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右美托咪定。血流动力学管理:维持心肌收缩力,降低右心后负荷,控制容量+维持体循环压力负荷稳定。
19:11 手术开始,胸部正中切口,打开心包,可见心脏呈球形,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
20:36体外循环开始,单管引流,流量达到 2.8L/min ,上腔静脉阻断后,右心房胀满,术中直视探查可以下腔插管,遂行下腔静脉插管,全流量转机。左肺动脉瘤栓顺利取出,大小3*6厘米,右肺动脉瘤栓顺利取出,大小4*13厘米。
22:12 转机95分钟开放升主动脉,阻断84分钟,心脏自动复跳。为防止下腔静脉瘤栓脱落,下腔静脉未开放。
00:09 泌尿外科开始腹部正中切口右肾切除+下腔静脉取栓术
打开腹腔后,肠管紧紧粘于侧腹膜,肾脏更是几乎固定在后腹膜,与腰大肌、十二指肠、结肠粘连,全身肝素化的情况下,取栓时发生致死性大出血,加压输血输液,给予肾上腺素、去甲肾上素、特利加压素、多巴胺、米力农持续静脉泵入,维持血压70-100mmHg/40-60mmHg,心率100-135次/分。期间输入液体8500ml,RBC 16u,洗涤红细胞 1500ml,新鲜冰冻血浆600m。
3:11 停体外循环,
血气:
PH 7.22,
Lac 10.6mmol/L,
Hb 5.6g/dl,
HCT<15%。
停机后输注血小板4u, 纤维蛋白原6g,凝血酶原复合物800U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离室血气分析:
PH 7.35,
PO2 134mmHg,
PCO2 47mmHg,
Lac 9mmol/L,
Hb 6.3g/dl,
HCT<15%,
BE 0.2mmol/L。
术后转归:
手术历时724min,体外循环396min(阻断84min,并行301min)。
总出量:24700ml (出血 22000ml,尿量 2700ml)
总入量:14210ml (晶体9500ml,胶体4000ml,NaHCO3 710ml),
RBC 32u,洗涤红细胞 6876ml,新鲜冰冻血浆2600m,血小板 4u治疗量
术后带气管导管回ICU。
术后39h脱机拔管。
术后第二天转回普通病房。
术后15天出院。
术后随访2年3个月,正常生活。
讨论:
1、该患者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的选择?,
2、手术前病情评估与风险识别?
3、术中可能发生风险与预案
4、大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与重要器官功能保护?
病例二
病例汇报:
航空总医院麻醉科 贾琪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28岁,身高162cm,体重57kg。
主诉:呕吐伴腹泻1小时入院。
急诊进行相关检查:
血压113/70 mmhg ,
心率67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氧99%。
检验检查报告:
血钾:3.34mmol/L,
血钠:134mmol/L,
血糖:7.76mmol/L。
WBC:11.07 *109/L,
淋巴细胞 3.85*109/L,
中性粒细胞6.65*109/L。
治疗过程:
患者因急性头晕呕吐不止于凌晨来我院急诊就诊,给与异丙嗪、胃复安等对症治疗。治疗后呕吐症状好转但自述仍存在眩晕、恶心。
急诊科检验检查入院检查:
上午8:10,请神经内科会诊,结合患者有眩晕、眼球震颤症状,诊断为良性位置性发作性眩晕(耳石症)收入住院治疗。考虑患者为急性发作期,呕吐症状较为严重,无法配合进行复位治疗,建议先对症治疗,待症状好转后再行复位。
上午11:00左右,患者再次出现恶心呕吐,且症状较前加剧,仍存在眼球震颤。
急诊已经给与胃复安、异丙嗪等药物。目前症状很重,给与什么药物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急性发作期无法配合进行复位操作,是否能够进行干预辅助治疗?
复位结束后,前往麻醉恢复室观察,仍存在眼球震颤,眩晕呕吐症状,整体较前好转。给与1%丙泊酚自控输液泵配合治疗,患者按需自控输液泵推注丙泊酚15mg/次。
术后转归:
次日,患者自述仍有眩晕,无眼球震颤,无恶心呕吐,口服奥氮平5mg, st,带泵出院,第三日拔泵,口服甲磺酸倍他汀(敏使朗)。
讨论:
1、急性发作期的耳石症患者无法进行复位治疗,如何缓解症状?
2、耳石复位后的恢复期周期较长,是否可以使用麻醉药辅助治疗?
病例三
病例汇报: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麻醉科 刘又鹍 主治医师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8岁。身高170cm,体重:58kg。
主因“腰痛及双下肢麻木、疼痛、无力5年”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轻度胀痛,双侧臀部及双下肢后侧麻木至双足,肛门会阴偶有麻木,双下肢乏力,跛行,行走困难,大小便正常。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腰椎核磁提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给予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遂就诊于我院,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
既往史:
既往1年前因右股骨头坏死,行右髋关节置换术。
个人史:
吸烟史、饮酒史。
家族史:
父亲健在;母亲去世,非心脏疾病;哥哥60岁时“心梗”去世。
临床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椎管狭窄症;
3.脊柱骨关节病;
4.脊神经根病;
5.腰椎滑脱症。
术前检查:
血常规:
WBC 7.75*109/L
RBC 4.44*1012/L
HGB 154g/L
PLT 307*109/L;
生化:
ALT 14.2U/L、
AST 16.6U/L
Cr 78μmol/L
Urea 6.19μmol/L
Glu 4.8mmol/L
K+ 4.6mmol/L
Na+ 139mmol/L
Cl- 108mmol/L
Ca++ 2.23mmol/L
P 1mmol/L
Mg++ 0.83mmol/L
Hcy 77.1μmol/L
凝血:PT 9.9s;其余正常;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胸片:正常;
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率95次/分;
超声心动:三尖瓣轻度反流;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LVEF 62%;
拟行手术:
L4-5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术。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麻醉经过:
上午08:30 患者入室:心电监护、开放外周静脉,血压103/66mmHg,心率 62次/分,血氧饱和度98%;面罩吸氧5L/min;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测有创动脉压118/68(88)mmHg,心率64次/分。
09:00 麻醉开始:
依托咪酯 20mg(分次)、舒芬太尼15μg、罗库溴铵 40mg、利多卡因 40mg、丙泊酚 500mg/h、瑞芬太尼 0.5mg/h;09:09 可视喉镜下插入7.5号气管导管(加强型),接麻醉机机械通气;
09:34 手术开始期间:
09:10-10:00 有创动脉压 80-90/40-60(60-68)mmHg、心率 58-61次/分;期间给予麻黄碱18mg iv(分次);
10:05-10:40 有创动脉压 95-114/56-67(72-88)mmHg、心率 60-70次/分;
10:41 手术主要过程结束,温盐水冲洗手术区域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室速,约100-120次/分。短阵室速后出现短暂停搏,后重复上述情况。有创动脉压波形提示心脏有效射血减少,血压下降。
10:42 予利多卡因40mg iv,室速、室颤交替出现很快转变为持续室颤,呼气末CO2下降,停用麻醉药品。
10:43 翻身改平卧位,持续胸外按压,肾上腺素1mg iv。
10:46 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其后患者再发室速2次,血压骤降1次,予利多卡因、血管活性药对症处理;
11:19 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深度13cm。置入过程中回抽未见气体;
11:36 患者循环逐渐稳定;有创动脉压维持在120-150/70-95mmHg;
12:05 翻身改右侧卧位,继续处理手术伤口,放置引流、缝合至12:30手术结束;
13:00 麻醉结束,丙泊酚、去甲肾上腺素、硝酸甘油持续泵注,球囊辅助通气,带气管导管回ICU。
术中急查结果:
11:53 血气分析
pH 7.27↓
PaO2 358.5 mmHg↑
PaCO2 41.3mmHg
HCO3- 18.5mmol/l↓
BE -7.9↓
SaO2 99.2%↑
Glu 9.5mmol/l↑
Lac 2.98mmol/l↑
Na+ 137.3 mmol/l
K+ 4.37 mmol/l
Ca++ 1.09mmol/l↓
HGB 15.4mg/dl
12:32 凝血
PT 10.7s
INR 0.96
APTT 29.2s
Fib 191 mg/l
D-Dimer 2.13mg/l↑
TT 17s
术中出入量:
入量2700ml(晶体2200ml、胶体500ml);
出量650ml(出血200ml、尿量450ml)。
术后转归:
术后第一天,停用去甲肾上腺素后循环稳定,患者神志清楚,自主呼吸可,予拔除气管导管,转回普通病房。
术后患者未再发恶性心律失常。
术后第十六天,患者出院。
讨论:
1、室速的原因?
2、下一步的诊疗方向?
3、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