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普园地 >科普文章

全家的听力保护指南
2025-03-11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3680

2025年3月3日是全国第26次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为了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如何保护听力健康,这里总结了全年龄段常见的听力问题,快来查看这份《全家的听力保护指南》吧!

【婴幼儿篇】

1、重视听力筛查

新生儿48小时内必须进行听力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避免语言发育障碍。现阶段常见的干预手段是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设备,再配合康复训练帮助孩子更好的聆听和沟通。

2、预防中耳炎

儿童中耳炎高发期在3-8岁,需注意:感冒时是否出现耳痛、听不清等症状,游泳后及时清理耳道、学会正确的单侧交替擤鼻方法。

【青少年篇】

1、谨记“三个60原则”

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声音的大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当外界环境声音超过60分贝时尽量不使用耳机。

2、小心“外耳道炎”

就算为了降噪,长时间佩戴耳机的话,耳道内也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外耳道炎。如果去了没有消毒的采耳店,同样会有外耳道炎的风险。

3、减少“娱乐噪声”

参加音乐会时,佩戴专业降噪耳塞可减少约30分贝的噪音冲击。

【成年篇】

1、“职业噪声”要防护

工作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需佩戴耳罩耳塞等防护装备,长期监测听力情况。

2、“突聋”要早治

如果熬夜加班、情绪波动后耳鸣耳堵,警惕突发性聋,一定要及时就医,黄金救治时间72小时!日常作息应规律,均衡饮食,积极锻炼。

【老年篇】

1、合理使用耳毒性药物

使用耳毒性药时,需遵循医嘱,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听力。如有用药物致聋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2、坚持控制血压血糖

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听力下降也有一定关系,控制好血压血糖有助于保护听力。

3、佩戴助听器

老年性聋会使老人的交流和表达欲望下降,导致情绪改变和社交障碍,甚至认知功能下降,需要佩戴助听器,减缓病情进展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4、多交流多沟通

和听力不好的老人沟通交流时,要在安静的环境中,面对面并且放慢语速,用词简单易懂,可借助手势辅助沟通。 

从生命最初的啼哭,到银发岁月的细语,听力健康贯穿人生全程,让我们一起爱耳护耳!

 

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