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如果群众患病得不到及时救助,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社会会付出沉重代价。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必须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
《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
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管总的。新形势下,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页
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要同一定时期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针对一定时期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目的是加快建设卫生防病体系,预防和消除传染病,迅速改善人民体质。在一九九六年召开的卫生工作大会上,我们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这些方针在不同时期为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1-502页
我们提出的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基层为重点,就是根据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把以农村为重点扩展到城乡整个基层,增强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就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是对长期以来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坚持、继承、发展。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就是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更加强调政府统筹协调的责任,更加突出依靠群众,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个方针的根本点是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要求。
《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2页
来源:《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2024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