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26日,由《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同主办,靖江市人民医院承办,无锡市医院协会协办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创新论坛暨院长高级研修班,顺利完成所有研修课程后圆满落幕。本届会议掀起了海内外嘉宾聚焦中国医改与中国医院管理创新的热潮与热流!这里不仅有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60多家二三级医院的近千名院长和代表,也有来自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院管理专家参会。本次会议内容极具实战性与指导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医院管理界引起了深远的思考。
第一、我国医改的医联体建设应当纵横交错,形成新的系统。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院士分享了精心打造和构建中国呼吸专业医联体的经验。专科医联体试图弥补横向联合体的某些专业专科水平上的不足,提高中国医院的专业医疗水平。
第二、我国医改应当首先鼓励中国公立医院走集团化改革之路。新医改背景下,我国的2万多家公立医院面临着严峻形势和挑战。国家应鼓励和支持公立医院开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医疗共建、运营管理更有效的公立医院集团化改革。无锡二院在市委市政府和无锡卫生计生委的支持和引导下,开展三级医院托管帮扶三级医院,组建紧密性管理的普仁医疗集团的探索,引起了全国各地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分享。
第三、我国医改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这次会议上,江苏省的医改进展和实战之路获得全国同行高度关注和认可。江苏省医院协会会长黄祖瑚教授分享了江苏省医疗联合体进展和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情况;江苏省多家医院介绍了他们在医院管理中的创新和经验。
第四、我国医改应当重视信息化建设以及医院研究和管理工具的使用。这是海外嘉宾的普遍忠告与建议。美国梅奥的前首席信息官告诉我们:信息已经成为继人、财、物三大资源后的第四资源,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医院的信息化要变成知识管理与健康管理,要与医疗护理的发展融合一体。医院绩效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必须通过管理工具来实现。医生不仅仅需要会看病,还要将每名患者当作研究者来对待,才能真正地保证质量和提高效果。
第五、我国医改应当关注医院的精益转型。21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股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以医院精益转型的国际化潮流。精益转型会使医生、护士和医院院长的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国的公立医院也应顺应这种变化,不能只求规模的扩张、粗放式的经营和医疗护理的传统化模式等,而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医院精益化管理之路。
第六、我国医改应当要求各级医院高度关注患者安全。这次会议上,亚洲多个国家的院长介绍了他们利用各种科学工具进行医院管理,和重视解决医院患者安全的经验和体会。我国许多通过JCI认证的医院,也和代表们分享了各自如何突出解决医院存在的各种医源性损害、医源性感染和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等等。
第七、我国医改应当重视未来医院的发展模式以及医生的培养问题。这次无锡院长会议上,我们介绍和分享了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医院的Teamwork医疗的创新,揭示了未来医院可能没有内外科的奥秘,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可能出现一种以患者为导向的医疗新融合。这对我国的医院管理无疑是一个新课题和新挑战。在未来医学和医院发展的新模式下,医生的培养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张抒扬教授以《传承发展,教学相长》为题,分享了协和的医生培养经验,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
开幕式
会场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