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走进学会 >学会动态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规范学习班》成功举办
2017-11-20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2862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规范学习班》于2017年11月18日在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二层报告厅隆重召开。学习班由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主办,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继续教育部、北京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共同协办。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张波副教授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郑忠伟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负责人李建初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多名超声医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学习班旨在为广大基层医院和初涉超声专业人员提供甲状腺结节诊断与介入治疗方面专业的规范化培训,为资深超声医生介绍相关领域前沿动态及进展状况。大会邀请国内著名的超声医学专家和学者授课,内容涵盖了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包括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分层、射频消融、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鉴于甲状腺疾病为多学科团队共同工作的特点,大会还邀请了外科学、内分泌学、核医学、病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著名专家分别讲解甲状腺疾病,内容精彩纷呈。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李建初教授讲述了18MHz高频探头、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等新技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18MHz高频探头对于近被膜结节、钙化及被膜连续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SMI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超声医学科张明博主治医师详细讲述了射频消融(RFA)在甲状腺结节的适应证、禁忌症、术前准备、操作过程、技术要点、疗效评估及并发症处理等,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RFA为甲状腺结节及微小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超声科郭倩倩大夫阐述了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适应证、优势、局限性及应用价值。特别指出了人工智能对于多发结节及较大结节局部癌变的评估具有独特的意义。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李小毅教授系统讲述了甲状腺微小癌(PTMC)及低危甲状腺癌的概念,辩证性地阐述了PTMC的手术指征及淋巴结清扫的指征,向我们展现了他对手术、随访等治疗手段选择的思考。低危PTMC经过认真评估、合理筛选可选择观察,但是评估应由有经验的医疗团队进行,筛选要遵循分类、分层原则,结合医疗条件、患者意愿,按照严格流程进行随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崔秋丽副教授替讲述了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侵犯的判断的重要意义,描述了判断和预测PTC被膜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讲述了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造影特征及其肿瘤血管病理基础。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连小兰教授详述了甲状腺疾病的分类,并从病理、生理、病理生理、临床等方面对每种疾病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内分泌医生的角度讲述了一个甲状腺结节的诊疗过程,甲状腺疾病种类众多,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赖于对临床表现、化验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信息的整合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林岩松教授结合自己发表的多篇SCI文章,介绍了甲状腺球蛋白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监测中的作用,给大家形象生动地上了一堂如何以Tg监测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开创性研究的临床科研教学课。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梁智勇教授逐一介绍了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各型的分子改变,介绍了用于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免疫组化标志。分子检测在DTC患者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术前作为细胞学形态的补充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方法,帮助外科决策,术后可以评估预后,预测对放射活性碘的反应及指导分子靶向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讲杨筱副教授介绍了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特征的应用价值,讨论了大量的典型病例,证实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是常规超声的重要补充,结合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明确提高了常规超声的诊断价值,对于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结节推荐使用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超声科王勇教授介绍了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发展历史;比较了国内外各指南US-FNA的指征,介绍了2015年ATA指南修订版中US-FNA在甲状腺结节诊疗中的作用,强调合理、灵活、个体化的掌握指南中FNA的指征;比较了细针和粗针活检的优缺点,并对两者的合理选择给出了意见。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赖兴建副教授以甲状腺方面为例,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幽默风趣地介绍了SCI文章撰写、投稿的每一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及注意事项。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杨萌副教授介绍了新型光声成像技术(PAI)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提示PAI可以为甲状腺结节的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提供更重要的补充信息。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分子靶向成像有望实现(RTC)早期靶向诊断。光声成像技术与金纳米成像剂联合应用可同时提供结构和功能信息,是靶向成像和转化医学研究热点,为难治性甲状腺癌(RTC)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潜在转化应用价值的评估手段。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超声科张华斌教授详细介绍了不需要关注的甲状腺结节的特征,介绍了“白骑士结节”、“长颈鹿结节”、“双边征”等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特征,强调甲状腺结节要避免过度治疗。 

最后,张波副教授详细介绍了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级与ATA的风险分层的历史及方法,对其诊断价值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超声造影、应变率弹性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等新技术对风险分层的影响,强调合理选择新技术。

 

 

 

      

会议间隙,各位专家、学员同专家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顺利闭幕,广大与会超声工作者一致认为,专题报告内容新颖、前瞻、信息量大,拓展了知识面,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和实用性,既提高学术水平,又增强了实际临床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