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深耕 共肺新声
2025年APL十年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APL十年盛夏季 | 共论肺癌探新知
2025年7月20日,备受瞩目的“APL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圆满收官。本次研讨会,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主办、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高树庚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波兰、新加坡等肺癌治疗领域全球顶尖专家,围绕肺癌治疗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聚焦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策略、微创手术技术、临床实践案例及国际前沿药物应用展开全面方向和深入探讨,其中,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anatomical partial lobectomy,APL)作为一项针对早期肺癌的微创治疗理念,自2014年提出以来,通过精准切除病灶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显著降低了手术创伤与术后并发症风险,为全球肺癌外科治疗提供了兼具安全性与功能保护性的新选择,为肺癌诊疗的精准化与规范化提供新方向、新启发、新思路与新经验。
领航新声,聚智启新
会议开场,大会主席高树庚教授以精彩的开场致辞为会议拉开了帷幕,也为本次论坛奠定了权威性、高端性的基调。讲话中,主席回顾和肯定了APL十年来在肺癌治疗上不断取得的重大突破,同时也强调未来之路任重道远,鼓励大家继往开来不断前行迈进,呼吁彼此继续携手探索、推进肺癌治疗升级优化,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前沿新视野,共探新可能
来自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东院的专家Dr. Masahiro Tsuboi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新辅助vs 新辅助+辅助》专题分享中指出,通过肺癌治疗研究证实:“三明治”疗法在非pCR病例中有额外生存获益,而新辅助免疫化疗在OS及安全性有优势,未来需结合患者特征优化治疗策略,为我们未来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来自波兹南医科大学的专家Dr. Piotr Gabryel在《非小细胞肺癌微创手术中纵隔淋巴清扫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专题分享中通过RCT对比LigaSure与单极电凝发现LigaSure清扫N2站淋巴结数量显著更高,安全性无差异,同时年龄、COPD、肿瘤分期等影响5年生存率。研究证实:LigaSure在NSCLC微创手术中清扫N2淋巴结更彻底且安全性相当,年龄、COPD、分期影响生存率,为手术优化及患者预后提升提供关键证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张帆教授在《APL中国临床实践》专题分享中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指出LigaSure在肺癌微创手术中纵隔淋巴清扫更彻底且并发症无增加,规范操作可提升5年生存率,年龄、肺功能等因素影响清扫质量,为手术优化提供依据,其创新的手术技巧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苏凯教授在《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APL)的肺剪裁》专题分享中指出,APL突破传统解剖局限,依托微米级胶原层与充气定位技术,在确保肿瘤根治前提下,通过段间隔平面概念实现精准切除与肺功能保留,重塑肺癌外科治疗理念。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梁朝阳教授主持,本环节中,Dr. Masahiro Tsuboi、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的专家Dr. Lowell leow、Dr. Piotr Gabryel、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攀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阎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张默言教授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张诗杰教授,结合当前领域最关注的问题,围绕所有专题分享的内容展开深度讨论,为肺癌领域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一线新经验,共践新境界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的陈瑞骥教授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胸腔镜下右肺上叶袖式切除术病例分享》中,通过分享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两周期实现PR、术后达PCR及一年免疫维持治疗无复发的全程管理数据,证明了免疫联合化疗可显著提升晚期肺癌根治率,同时需通过多中心研究优化疗效评估标准及个体化治疗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张浩教授通过《肺段手术病例分享》中,通过分享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两周期实现肿瘤缩小≥30%(PR)、术后达病理完全缓解(PCR)及一年免疫维持治疗无复发的治疗过程与数据,证明了免疫联合化疗方案可显著提升晚期肺癌手术根治性,延长无病生存期,同时提示需通过多中心研究优化术后维持策略及疗效评估标准。
在张诗杰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谭锋维教授的主持下,圆桌讨论环节中,Dr. Lowell leow、Dr. Piotr Gabryel,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车云教授和刘铁军教授,结合两个病例内容与当前临床最关注的问题,展开深度探讨与总结,为肺癌的临床治疗带来了重要启发。
药物新发现,共寻新突破
在会议最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的汪麟教授带来了“连‘Ⅲ’接‘Ⅱ’,一致获益:帕博利珠单抗在早期NSCLC中的治疗价值”专题,分享了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辅助的围术期治疗可切除NSCLC患者,无论III期还是II期NSCLC患者,都可能改善患者生存,首个且唯一获得EFS和OS双阳性,是可切除NSCLC患者治疗的选择之一。
大会总结
在大会主席的精彩总结下,整场会议落下帷幕。主席在总结中强调,未来大家能继续携手全力以赴、再接再厉,共同推动领域迈向新的高度,在惠及更多患者的同时,不断扩大我国肺癌诊疗在国际上舞台上的声音和影响力,并期待越来越多的医生走向更大的舞台闪耀夺目,发出全新的肺常新声。
本次研讨会共覆盖6个学术专题、2个病例分享、3场话题讨论,二十余位专家的深度参与,二百余名参与者的见证,全面参与了当前领域前沿话题的全面剖析,总结了最新临床实践经验,理清了当前问题和未来要面临的挑战,也为前行指明了方向。从国内到国际的拓展,从学术到临床的延伸,让我们看到了肺癌领域未来的无限可能,愿与中国肺癌癌领域携手共进,不负期待。
十力共进,奔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