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走进学会 >学会动态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10-20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143

金秋时节硕果香,聚力共话新未来。2025年9月10-14日,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盛大召开,服贸会致力于为全球服务贸易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推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与发展,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今年,服贸会共举办了13场主题论坛、81场专题论坛、75场洽谈推介,吸引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近5600家企业线上参展。

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医学会主办、京医大模型公司协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研讨会,于2025年9月12日,在首钢园修理车间003会议室隆重召开。研讨会以“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医疗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与应用,整合北京地区的医疗人工智能资源,搭建高水平交流与合作平台。会议邀请了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首都医疗卫生领域的学者以及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专家,约300余人参会。

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分论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研讨会围绕医疗人工智能的前沿与应用,聚焦医疗人工智能在精准诊疗、生物医药制造、数据驱动应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发布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成果以及专病专科高质量数据集等重要内容,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落地与产业化进程,汇聚人才力量、凝聚行业共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严进主持,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庄宁分别致辞。

  

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与意义,表示本次会议将以“AI+医疗健康”为主题,探讨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含政策解读、学术分享、企业签约及成果发布等内容。深切表达了对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融合发展的期望,表示未来AI能优化医疗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北京将依托自身优势,推动AI与医疗深度融合。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同志肯定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表示北京有医疗、AI资源优势,且已获批首批医疗领域国家AI应用中试基地。强调了拥抱AI提高医疗效率,医生主导AI研发,建立测评体系保障AI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推动工作的方向,将会出台AI相关支持政策,让AI助力健康,贡献“北京方案”。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介绍了北京在医药健康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的政策、数据整合、监管及国际合作等工作成果,表示会议重点内容将聚焦精准诊疗,发布中试成果,需突破医疗数据协同共享难题。期望各方借助平台推进合作,以“一委一业、一区一品”布局AI场景,邀嘉宾落地项目,打造全球医疗AI高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庄宁祝贺研讨会及北京获批中试基地,阐述了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重视,表示国家已出台医疗AI标准、建立了健康信息平台,并在多地有实践;强调了AI助力医疗转型的重要性,鼓励各方协同发力,共同构建医疗人工智能发展新格局。并预祝会议成功。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处处长邓锴主持第一环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严进就《北京医疗人工智能发展与需求情况》做主旨报告,他全面梳理了北京市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了行业发展需求,为后续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大数据与政研中心主任郭默宁围绕 “模型评测相关政策” 进行解读,从政策层面规范医疗人工智能模型评测工作,为技术安全、可靠应用保驾护航。

 

现场发布中试基地精准诊疗领域 5 项重要成果,包括模型评测中心、供需对接平台、数据标注中心、可信数据空间、AI 应用超市。这些成果将有效破解精准诊疗领域技术转化难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诊疗精准度与效率。基地对外的统一门户,是面向医院、科研院所、药械企业、合作伙伴及公众等供需对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书记贾旺主持第二环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院士、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杨莉、Elsevier爱思唯尔大中华区首席医学官贾旭明作为行业顶尖专家,分别以《肺癌手术智能全流程辅助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北京医学影像共享服务新模式》、《智慧肾脏精准预测和辅助诊疗》、《2025未来医生白皮书》为主题先后登台演讲,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临床实践,分享医疗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前沿应用与未来趋势,为医疗行业未来发展及医生角色转变提供了重要参考,引发参会者广泛关注!同时也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前瞻性的知识盛宴。

会议举行签约仪式。京医大模型公司分别与基地医院项目 PI、生物医药制造板块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并签约,标志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应用、产业发展的深度绑定,将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实现多方共赢。

      

北京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东主持发布中试基地与合作医院的 3 项成果,此成果涉及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充分展现了医疗机构与中试基地协同创新的丰硕成果。

北京安贞医院何怡华教授以《面向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超声诊断大模型及智能体研发》为题进行演讲,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冯晓彬教授宣布“AI肝胆超级医生智能体试点项目启动”,北京天坛医院刘亚欧教授、影禾教授、孟滔教授分别介绍了河图计划,并对“河图计划”医学影像AI系统性研发阶段性成果进行发布。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黄牛以《生物医药研发 AI 应用趋势》为题发表演讲,为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同时,在药物研发领域,中试基地再传捷报,发布了“药物研发公共服务平台“、”CTMS 临床研究管理系统“ 两项成果。其中,“药物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深度整合区域医疗数据、生物样本等多维稀缺数据资源,汇聚药物研发领域领先的人工智能垂域模型,面向医药企业、CRO 机构、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提供覆盖药物研发全链条的专业化服务,核心价值在于显著提升药物发现效能与临床试验效率。“CTMS临床研究管理系统”将通过智能化流程管理(如并行审批、任务预警、移动端协作)和跨角色协同,以此显著提升临床研究管理效率

 

会议最后,”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生态伙伴”正式发布!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更通过多项成果发布与合作签约,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各方协同发力,医疗人工智能将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医药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