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普园地 >子琳医学科普 >心脑血管

急救人李贝:危急情况下这样做可以保命
2017-11-27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9326


2016年3月9日傍晚6点,李贝匆匆忙忙的吃完了晚饭,因为他刚刚收到一条消息,在牛街的一家面馆,有一位老人低血糖急需抢救。此时,距离他上一次出车抢救回来仅过去了15分钟。


李贝虽然才33岁,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急救医生”了,2015年入选第五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今年是他在北京急救中心工作的第十一年。危重患者的救治是分秒必争的事儿,而急救医生的工作就是与死神赛跑,在第一时间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如果没有他们对险情的及时处置,但凡是到了急诊,用再先进的抢救设备,也恐回天乏术。



李贝说,他们的工作有一个特点,每次的救治只有十几分钟,不像在医院里,能有多种设备辅助进行全面检查、能有知名专家共同会诊。这就要求急救医生必须是全科医生,要能够在接到急救电话的第一时间,靠自己对疾病的认识来指挥团队做正确处置,判断失误是大忌。


羊膜里的小生命


2015年夏天的一次救治,给李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夫快来吧我老婆早产……”电话里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伴随而来的是产妇被阵痛折磨发出的阵阵嘶吼。


早产的是一位26岁的女性,怀孕32周。可当李贝到达现场的时候,家门大开,屋里一片寂静,与刚才电话里嘶吼的分娩场景截然相反。到底发生了什么?正当李贝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从屋里走了出来,他就是刚才打电话的那个人。“人在屋里,孩子生了。”说完,他从餐桌上拿出了一个用桌布包着的包裹。打开包裹的一瞬间,现场的医护人员都惊讶了,竟然是一个还在胎膜当中的小孩!


孩子看上去很小,摸上去湿冷灰暗,产妇老公说孩子已经出来5分钟了。李贝心里“咯噔”一下,因为胎儿一旦脱离母体,必须马上开通气道做断脐等,否则就会出现缺氧窒息,危及生命。小家伙这样的情况很难成活。“这个孩子估计活不成了。”李贝话音还未落,孩子突然在胎膜里使劲的蹬了一下腿,似乎是在告诉他:“叔叔,我还活着,救我”。


看到这一幕,李贝想都没想马上戴上手套撕开胎膜,把孩子从羊水里取出来,以最快的速度给他清理气道,把身上沾的胎粪清理干净。孩子接下来急需吸氧,但当时并没有婴儿专用的氧气面罩,于是急救团队急忙找来了一个大人用的氧气面罩给孩子戴上。孩子太小,面罩把孩子的整个脑袋都罩在了里面。但这一系列努力,孩子始终没有一声啼哭,也没有任何反应……


李贝告诉孩子妈妈时间紧迫,她必须马上和孩子一起到医院接受救治。小孩家住在28层,从28层下楼还要经历等电梯,还要经历到医院这一段路程。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电梯刚到1层门刚刚打开,孩子就发出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声啼哭。这一声啼哭让事情有了很大的转机,孩子妈妈兴奋的掉下了眼泪……


急救车一路狂奔,上演着生死时速。到达急诊,孩子不停的发出哭声,在进行了断脐和一系列救治后,医生为孩子做了出生评分。满分10分,这个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早产孩子,评分竟然到达了9分!就连当时的产科大夫也很是惊讶。孩子的妈妈经过检查,身体状况也没有什么大碍。整个救治过程结束后,孩子一家团聚,而李贝已经在去往下一个急救现场的路上。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幕却是浑身虚脱。如果那时孩子没有蹬那一下腿,他也许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他生前的最后几句话都留给了我们


作为一名急救医生,有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喜悦,当然也有面对死亡时无能为力的遗憾。


这是李贝发的一条朋友圈,同样是在2015年,这次急救让他耿耿于怀。图片上这个男人50岁左右,那天傍晚五点自己拨打120求救。可能是因为身体的不适使得他把地址说错了,在电话里这位先生始终坚持告诉李贝,他家在路口右转的那个小区。可是右转明明没有路。当李贝再次拨通电话的时候,电话却再也没人接听了……就这样边打听边找,才终于找到了他家。原本十分钟就可以到达的路程用了将近20分钟。

站在患者家门口,无论怎样敲门都无人应答。拨打患者的电话,也只能听到屋里的手机一直在响,直觉告诉李贝,患者八成是不在了……李贝拨打了110,并找了开锁公司来开门。当门被打开后,眼前这一幕让李贝心里很不是滋味。

患者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脸色蜡黄、腹部膨大,李贝怀疑这位患者是肝病恶化引发了死亡。他生命当中的最后一个动作就是这样端着手机坐在沙发上,生命当中的最后几句话留给了急救医生……如果那时他能把地址说清楚,能够让急救人员快一些到达现场,也许就还能有希望得救。


李贝说对于院前急救知识,现在的很多老百姓都是模糊的。像这位患者最应该做的就是打完120,趁自己还有意识还能走动,马上把家门打开,以便急救人员快速进入现场施救。他曾经见过一对老两口就做的非常好。老两口平时儿女不在身边,也没有保姆照顾,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们在家里一进门的显著位置贴了很大一张纸,上面把家里地址和家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子女的名字和手机号都写的非常详细,以防意外时一着急忘记或说不清楚。毕竟北京城很大,导航有时候也不都是那么精准,所以把住宅边上明显的标志性建筑说清楚也很重要。


时刻保持电话畅通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有时一出事,患者或家属因为着急,会给这个打电话又给那个打电话。这时候万一急救人员联系你的,可你的电话占线,那就麻烦了。如果一定要打电话,请你换另外一部电话打。


17岁小伙子触电,及时不间断的胸外按压为他赢得了生机


除此之外,学会一些急救办法也是重中之重。去年年底,李贝接到了一个求救电话,有一个17岁的小伙子触电了。通常来说,触电后五分钟再抢救回来的几率只有1%。李贝心里一紧,当时离事发现场路程需要十分钟,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当时急救车是飞过去的,可能也会来不及。更不要说那时是傍晚五点的晚高峰。


十五分钟后,当李贝到达事发现场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动容。两个中年男性正在为触电的小伙子做着胸外按压。从他触电开始一直在不停的做。

李贝的急救团队接手后,进行了心脏除颤等处置,紧急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医院,还没到急诊孩子就醒了。他说,小伙子能活下来,最主要的功劳都是那两个好心人,是他们为这个孩子争取到了最宝贵的生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平时学习和掌握一些院前急救的办法是多么的重要,关键时候即使你不是医生,但真的可以救人一命!


急救医生的24小时,是不停跨越生死的24小时

李贝10年的职业生涯,每一个24小时都经历着很多这样的惊心动魄。2016年春节前夕,北京西站一辆列车即将开动,一名工作人员却突发脑血管病,一侧肢体瘫痪。

车厢内,李贝和他的急救团队正紧张有序的对患者做着检查和处置。因为空间狭小,护士需要跪在地上才能完成整个救治。

急救团队需要把200多斤的患者连同单架一起,从扶梯上抬上去再抬下来。


2010年玉树地震,李贝在现场抢险救灾

2012年“7.21”大雨,李贝在现场抢险救灾


而此时此刻,李贝正在和他的团队抢救着牛街面馆里那位低血糖昏迷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