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普园地 >医学科普训练营

《心视界 新世界——靠谱的医学科普要多管齐下》
2018-01-08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3016


讲者:北京医院心内科  汪芳


      趁这个机会简单介绍一下,非常感谢徐主任的介绍,也请允许我补充少许。首先北京医院是一个百年的老院,在北京大家都还清楚,我们的历史应该有112周年的历史,最早是一家德国医院,座落在东郊民巷,东郊名巷是我们古老的使馆区。一九四五年被蒋介石政府接管后叫做北平医院,1949年延安医院直接落户接管了北平医院,更名为北京医院。北京医院的大字是由毛主席1950年2月亲笔题写的,所以到目前来讲很多医院有更名,我们则一直延用毛主席这四个字,并永远是标杆性的一家医院。

      为什么我的演讲题目叫心世界新世界?因为北京医院周边有一个非常大型的百货商场叫新世界商场,我们天天以医院为中心,有一些需求就在这里解决了,故给了我很多灵感。同时我又是来自心内科的,从心脏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人生、去看待我们的健康领域,所以取名叫心视界新世界,听起来是同样的谐音但双重的含义给我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我这个题目中靠谱的科普要多管齐下也是聚集了很多的含义,我的头衔确实是稍微多一点,本身我既是心内科大夫,同时我自己的硕博是在阜外医院读的药物临床试验评价和合理用药。所以对我个人来讲,我又是我们医院临床药物临床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负责一些新药的研发还有药物的合理应用。在这里面药物的合理应用实际上不仅仅是我们心内科关注,整个我们这个医学界还有我们广大的百姓都非常关注这个。

      2015年我们看到整个药监局发了重磅公文,要严格治理我们国家的药品安全,所以在这方面我也肩负了一些工作。我本人也是做超声心动的。北京大的三甲医院超声心动室是归心内科管,这是沿用了整个美国欧美的机制,让我们的应用超声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检查跟我们的临床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大家带来更多一些诊断的信息和治疗的监测。所以我在心脏彩超专业方面稍微涉猎多一点,更多的是这些年在科普方面也投入了一些精力。确实一些科普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为什么目前在科普领域,心脑血管的人投入是非常多的呢?,因为确实整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整个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比GDP的发生上升要更加地迅速,我们称它为洪水猛兽淹过来,很多人也确切地感受到了心脑血管疾病对个人的健康、对家庭、单位及整个社会非常大的影响。

      在2016年阜外医院发表心血管的蓝皮书里面就提到了,心脑血管病整个死亡率占据了我们的40%,是首要的死亡,同时整个发病确实现在累及的面非常非常广。在这里面我们都知道,实际上心脑血管病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非常漫长的积累期。我们说得最简单一点,在我们整个危险因素里面,除了大家知道的抽烟、肥胖、不活动,这些生活方式的问题,还有我们自己本身越来越多的高血压,目前已经2.67亿,糖尿病已经1.1亿,还有高脂血症也占据2亿多,所有这些危险因素共同促进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也就是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实际上是需要时间,不断累积的。

      大家知道动脉粥样硬化很早就开始形成研究发现6、7岁的孩子的血管里面就开始有脂质条纹了,到了20岁左右开始有斑块了。最明显的实例,就是在我们朝鲜战争中,美国大兵战死疆场以后都会进行尸体解剖。就发现在这么年轻的人群里面60%的人都有非常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且60%以上都是中重度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所以从此也引发了美国政府对这种疾病早期预防的一个视。

      以后他们政府的层面开始倡导开展全民健康运动,所以到六七十年代他们的心脑血管病迅速地产生了一个下降的拐点。这个实际上是对我们的预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而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拐点是没有到来,且一直在不断地上升之中,而且到2020年应该更加迅速地达到非常高的高点。

所以在这里面重新注重预防医学显得非常重要,即有欧美的经验也有我们残酷的现状,有病才治疗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和效果差等诸多问题

      刚才徐主任也提到了,大家在大医院天天看病真是人满为患,想要更多解释非常困难。我们心血管大夫天天忙于在病房做介入、安了非常多的支架,当然比起欧美国家还是不够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缓解了他们的症状,但是你常常发现过不了几天,最快有时几个月,他又重返病房,别的血管又出现问题了。这个时候你是越做多,越感觉有一种挫败感。虽然你觉得跟他说了也开了医嘱,但是病人没有非常好地理解,,导致预防复发的措施因落地不好所以这个病变不断地重发,或者说病变的加重,其实都跟他科普知识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

      再就是确实我们在心脑血管病没有看到的时候,在它潜移默化发生中,大家不去注重检查,或者说我们的检查还有很多是常规查体不能够检查到的,很多人看似非常健康,也没有注重这个早发现早治疗。。在这里面实际是两层次的,就是常常谈到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没病的我们要去防病叫一级预防。有病的除了治疗也要防止它复发这是二级预防,其实都做得远远不够。

      注重预防医学我们医务人员有责任冲在第一线,因为我们对疾病整体发生发展的过程,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同时以现有我们医疗的资源,很难去满足这么越来越多的患病人群。

      当然还有在整个医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大家都在追求更长的寿命、更好的生活质量。那么在这里面其实我们也要对医学常识非常科学的认知。现在关于这个方面的信息是满天飞,大家可能都有感觉,在我们整个微信朋友圈里面,各种各样保健的食谱、方法,每天都是层出不穷,也看到了大家整个对保健常识的渴望程度,或者说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我个人也经常被人问到很多的问题,我当时开了一个公众微信号也是基于这种状况当时是在2014年的时候,微信刚刚普及,大家利用这个平台传播了非常非常多的知识。在这种科普知识里面,,有一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感觉我们可能都有同感,。也就是说有一半你刚刚看上去还挺对,结果越说越离谱。这个对于我们有专业知识的人确实还是能够去辨别,但是很多老百姓可能很难去辨别中间的真伪,有时候反而把错误的信息拿来去应用,导致我们这个疾病整体预防的效果不佳,或者事与愿违。

      我记得当年大家有一个广泛转的一个帖子,即发生了胸闷、胸痛不能躺下要拍打臂弯处之类的,这个帖子发了好多遍。第一两遍是我中学的同学发的,发完了他们也问我是否正确,我就在底下做一个批注,说这个是不科学的,但也有地方科学但。过一两个月又来一圈转发,就说明这个帖子大家对它很重视反反复复发,我又去批注了一下。后来我觉得这么不听地批注不是个事,第一占据我很多时间,第二影响面很少。所以也就萌生了我要写一些来自我们医务工作者真正的对知识的解释,或者说对预防的一些真正科学的建议给到大家,将医学知识能让更多没有得病或没来医院的人去以求缓解在医院等待大家得病、治病,同时治不好的病的心理挫败感。

      通过我们走出来写科普,让更多的人提早地去掌握这谢,最终当然能达到我们去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当然防治和保健,确实能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人对它的重视和实施。但做科普说起来非常容易,真正做到并能坚持走过来,确实还是有很多的体会要去分享的。

      首先我们说一个好的医学科普,应是科学的、精准的,这点说起来是大家都在追求的目标,做起来也是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说到心血管本身的东西,我子认为掌握得已经很充分了;我自己从医有30年了,很多常识病例都在脑海里面,把它写出来应该不是一个难事。但真正落到文字上的时候,有些东西你还是需要精准、还需要查一些文献,去把它落实。

      比如最简单一点我们谈到支架,关于支架该不该安?怎么安?大家有各种各样的非议。从我们角度该安的支架一定要安,而且在中国目前按得并不多,而支架对于缓解症状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支架有它的适应症。比如一般在三支主血管近端的超过75%的狭窄也有缺血的症状和、或证据,这个时候需要安装。实际上还有一些更细节的东西,比如说我可能是狭窄了,但是我没有症状,或者说我虽然有症状但没有证据支持我的缺血,或者症状不典型等等,要不要?或者我的狭窄部位靠近中间,或在在50%到70%怎么按?或者狭窄在左主干,国外提倡搭桥,但中国人的概念觉得开胸毕竟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伤,要做支架怎么去按?这个时候虽然你的临床经验很丰富,你看到那个病人你一眼就可决策,但是写出来的时候你就需要去佐证,你需要看看国外的指南怎么去处理,也需要熟悉中国的指南和临床的实际处理策略。

      还有我们国内的指南进展非常非常快,因为我们技术也发展得很快,以前可能只做平板运动试验、做心肌核素灌注扫描,现在我们可以做血流分数的测定,我们可以做OTC等很多很先进的东西,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需求。这时候你就  得去查文献,一步一步去告知,且要非常精准地告知。你要保证你的科普是真正科学的、精准的,还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精力。当然更重要的是你本身的临床基础,是决定你是否有这个能力把它挖掘出来。同时科普也是需要各个科室的人共同参与,因为大家需求是各个方面的,可能我只能解决心血管这一点,再广了以后再去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一个好的医学科普一定是科学的、精准的,你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这个时间考验随着医学的进展,他可能在这个层次是经受住了考验,过一段时间你还需要再不断去更新、去完善。但至少你的同行看到以后,他会觉得你说的没有错,一旦这个确立了以后,你后面说的东西才被广而推之,大家才能够去采纳,或者说它被采纳以后带来的是真正的获益。

      再一个科普一定是生动的、通俗的。这点我一路走过来确实觉得是非常重要。我开始的定位跟北京医院的特色有关。因我们接触的老干部特别多,属于比较高知的人群。我印象非常非常深的是有一次,我们给一领导按装了起搏器,这么厚一本的说明书(上百页),我们自己从来都没能看完过,但在跟领导沟通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哪一页哪一页谈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让我们震惊不已。这个层次确实非常高。所以刚开始时我的立意,是写给非常高端的人群,帮助他们去了解一些他们这个层次感兴趣又能读懂的医学常识,但是毕竟有点小众化。

      在大家日益增长的需求基础上,我开始扩大我的阅读人群。但鉴于对难易拿捏的把握有些不确定,我会在写完以后联系几个非医学的也是比较有知识的人,同时也是各个层次的,比如有搞金融的、有搞科学技术研究的等,我会发给他们看一看。看完以后,如我觉得非常能懂的那段他觉得读不懂或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个时候就会督促我不断地去修改。你的科普文章一定不能只局限于我们的那些病人能读懂,因他自己得病以后会非常认真去把说明书读懂,通过每次提前让不同行业的人看一看的这种方式,你会写得越来越生动、通俗,这样大多数人能读懂了,你这个科普才有生命力,才能影响更多人,生动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心血管大夫,有时大家说了许多自认为挺生动的东西,但是当你发给非医学朋友甚至是别的科室的医务人员去看的时候,如果他觉得读不懂,那你所写的文章就是失败的科普。如果我们是初步步入到这个科普行列里面的时候,这个方法我觉得是可以借鉴的,但是需要提前写出来。刚开始时我因以前攒了一些科普的东西,所以能有时间提前写,但现在时间越来越紧,有时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现写,就难以做到这样了,但是因已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对于哪些能读懂基本上会有一些自己的评价。但是没有经验也不要紧,说让不同的人预先阅读,这可能是一个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运用一下。

      同时一个好的医学科普应该紧密联系时下的科学热点。比如在我们的科普里面提到了鸡蛋能否吃的内容,主要是由于在美国的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提出来,可以不去限制胆固醇的摄入、不去限制鸡蛋的摄入,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记得当时有很多病人都来问这个问题,还有一些关注这方面的人也都在转发这个信息,弄得大家一下子思想很混乱。因为我们做科普及做患者教育时一直都在强调,我们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根据这个最时下的热点我赶紧写了一篇文章“”美好的一天,还能从鸡蛋开始吗?”及“小鸡蛋背后的大问题”,以回答大家都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也要举个例子,因为我自己确实有个病人,看完有关美国不再限制胆固醇摄入的消息以后,虽然他是高脂血症,不但一下吃了9个鸡蛋,还把他汀药也减了。他的低密度脂蛋白从二点几一下升到九点几,。如果大家懂点常识的都知道,我们正常值一般是3.34。对于有冠心病的人我们要求它降到1.8毫摩尔/每升以下,这个是我们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一个武器。它一下子上到九点几,这次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他,这个胆固醇确实是不能随意放开吃的。

      我们怎么讲这个事情呢?第一,确实在美国,由于这些年预防冠心病的理念和措施都非常充分,推动了全民的健身和各种相关的饮食,以致目前发现糖尿病成了社会最重要的疾病,故开始号召全社会积极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所以说其背景跟我过是不一样的;第二,如果你已经得了动脉粥样硬化,说明你体内对你的血脂代谢已经不耐受了,你再去放开吃,无异于雪上加霜;第三,确实这个病人自己的事实不但教育了他,也会惊醒其他的人的;第四,确实中国人饮食跟欧美还有非常大区别的,我们更多的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就是这些年才摄入比较多一些的富含胆固醇和脂质的食物的。而我们体内的对脂质的代谢,由于基因的关系,并没有随之增加,实际上中国人可能对它更不耐受。

      再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病突飞猛进,这无疑跟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从外界摄入得多,但基因还是那个基因,导致动脉斑块病变的发生加快了它的步伐。所以用各种各样的的事实,或是理论的角度,不管是基因的现在热炒的等等东西,跟大家娓娓道来,这样能让我们既紧跟国际的步伐,同时也能打消患者波动的疑虑,真正带来对心脑血管疾病及事件的预防。

      医学科普还要便于传播和参与。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大家关注过我的“汪芳心视界”,可以看到我文章的前面有心语,后面有人生感悟,当然我还会配一些最近的照片。因为我的粉丝人群是涵盖面非常广的,有十几岁的,90后甚至00后们已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跟他们讲一些关于运动、咖啡、饮酒这些生活方式等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同时他们的喜好跟到了50多岁就特别注重保健,面临的实实在在的疾病不一样,所以我会增加一点心灵鸡汤的内容,如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然后配一些自己的美图美景,让年轻人首先觉得愿意进入进来,然后再去阅读重点的内容,其实多多少少只要读到一点他就会有收获。我自己的朋友进去关注的也不少,经过这么长时间大家一块共同宣教,还有平常在一块的探讨,慢慢的也跟着我在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当然每个关注我公众号的人的侧重点不一样,有的人愿意读心语,有的人愿意看我拍的照片等等,大家各取所需。

     内容的多样化可能便于你更广泛地传播,同时读者参与留言、我们及时回应等一些与互动会保持粉丝的粘滞度。我希望也能从今天大会上得到更多灵感。  

     当然还有要多管齐下。我是2014年12月份开始写王芳心视界的,到现在已200余篇,我觉得该写的东西都快差不多了,再怎么去写也是我常常纠结的问题。后来我就不只关注心血管这一个领域,而是关注大家都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糖尿病的患者非常多,而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的,对我来讲写好它要花费更多精力。对我来讲相当于是非专业的医学人士去了解这些专业的常识,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涉及一些科学的把握度,我还是会请内分泌大夫给我把把关得。我已经陆续把大家关注的怎么吃、怎么运动放到了公众号里面,还有大家关注的痛风、尿酸,酒能不能喝?咖啡好不好等大家关注的各种各样的衣食住行的东西写进来,这样可扩大受益受众的人群。

      这样以来,我写的东西越来越开始接地气,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过来的经历。最初我写的东西稍微有点高大上,标题都写的是《烟花易冷,请把握住属于自己的那抹绚烂》,也被专门搞传播的朋友批判过,但我不以为然。因为最初做这个公众号时。我并不想圈多少粉,就是为了一份自己的热爱、一个使命感。同时也有点对文学小小的热爱,所以起的名字确实是非常有文学的色彩。有一帮非常小众的朋友也非常喜欢读,确实花了我非常多的心血。

      但后来回过头来再看时,根据标题对以前写的什么东西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了,还得打开进去,慢慢感觉到标题还是要点题,不能说标题党那种形式,但你写的什么内容想要大家知道的,可能就需要通过标题点出来。经过这么一路走过来,我现在也非常认同,为了便于传播可能你的标题还得要接点地气,你的文学色彩可以在你的文章里面去体现,这样才能更多的让很多的人加入到你的阅读的行列里面。

当然我们说我的受众群除了在北京医院工作特定环境下比较高端的知识分子读者,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让咱们初级的医疗从业者或者是我们说的基层或者全科医生掌握一些常见病最基本的来龙去脉,我会写一点点机理,让这些人能从中比较轻松地获得常识和规范的治疗。因为我的来源于全国各地的很多病人,虽然在我们这做了支架也调好了药物,却经常把我的药换掉或停掉。一问告我是当地的医生建议的,有些还是心血管大夫。我的一个患者,就为医生更安全的建议将他汀吃一个月停俩月而导致病情加重二进宫。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基层的大夫也要辐射到,真正把预防触角伸得越广、更深。

为此整个医学科普既要通俗易懂,也要科学精准。故我每篇文章都会用比较通俗的话说一说简单的机制,提升了科普的科学性,同时也给基层医生提供了摄取知识的途径。我们现在的全科医生非常不容易,要掌握的知识太多,如果都去读那些大布头的教科书,确实也非常难。通过这种科普也适当给他们带一点科学的信息,也是我想做的一点事,所以我的整体文章都体现了这个思路。

      刚才主要谈到我的微信公众号是怎么产生,这里我确实要感谢自媒体时代的广泛传播。当然除了这个还有一些途径也可充分利用,比如各种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都非常重视患者的教育,而现在很多电视台靠健康节目获取收视率。对于这些媒体的邀请我非常愿意积极接受;同时他们找不到话题的时候,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去发现非常有意义的切入点,并来找我面谈。虽然发现跟他们做这个事还是挺难的,因为他们不是医生,你要跟他一块策划,但通过这种方式,确实让你的受众人群更广泛一些。

      这里面包括北京卫视《养生堂》大家非常熟悉,同时我也走了非常多的城市,包括甘肃卫视他们当时做的《聚健康》等,也是想叫边远地方的人更多了解这些疾病的预防常识,并积极去践行。确实要花我非常多的心思,因为这时不仅仅像刚才说的微信公众号要通俗易懂,还要有各种各样的编辑形式、引入故事的概念等等去做,要求有很多专业,各个层次的人共同投入非常多的精力。

      现在有很多的药厂及各种公益基金都在做一些线下的公益的健康讲座,我一般都会答应去参加,但不会宣传他们的药,我一定宣传公共的健康知识。但当大家健康意识提升,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后如果愿意药物治疗,是否选择你们的药则就另当别论了。但是这个健康理念蛋糕做大了,大家应都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这点大家是有共识的。利用各种各样的渠道,我们到全国各地进行这种科普,这种科普虽然每次也就是最多有三千多人,有时一千多人的,但这种现场效果有互动,老百姓的感受可能会更确切深入一些,所以这种也是有需求的。

      最后我们把《汪芳心世界》里边前一百篇的文章,集结成册出了一本《汪芳说血管清爽活百岁》,这本书也确实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好,因为这个薄薄的书写得还算轻松,在机场、火车站有卖的,买一本在飞机上几个小时就能读完,也确实让更多的人受益,这就是我们说的科普方式不仅仅拘泥于公众号,有非常多的形式去借力,同时互相推动。

      因为我自己的公众号从来没去推,也就是讲课时碰到大家愿意扫描就扫一扫,大家会提一些各种各样的建议,都对我的科普能进一步跟大家有更多互动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同时更加好的一点,我的公众微信平台给我的病人提供了挂号的功能,因为我的号确实比较难挂。而且我病人很多是老病人,跟了我几十年的都有。你让他们使用医院的APP预约也不会,有时即使孩子帮忙,但常常是晚上12点一开放,几秒钟预约号就没了。所以后来我通过自己的公众微信号给老病人提供加号的功能,确实也解决了他们一些问题。

      还有一个特别方便的是,我的老年病人多,你要让我门诊时跟他解释十多分钟二十分钟,我也没有时间。比如说我看到非常复杂的病人,他对房颤的抗凝有疑虑,如果给他讲半个小时以上,后面的病人肯定就看不动了,我就会专门给他写一篇文章,或者直接把已有的文章推给他,确实减轻了我门诊的压力、负担,这点对我特别受益。写到现在已经200多篇了,基本上大家有需要的知识我基本上都已写过了,能直接传给他,所以现在看病很少超过12点。。

      当然我自己病房的查房时,也会如法炮制。,特别对于那些由于预防不好二进宫的病人,我会将相关文章直接推送给他,或者让我手下的大夫推给他慢慢去阅读。这样减少了很多反反复复沟通的时间,他去慢慢读,一遍读不好二遍读,下次查房时再问问他的感受,这样一对一的教育也省了我很多的时间,并能持续见效。

      当然在这不得不说科普文章还是挺难写的,虽然我自己写了这么多期,我自己感受是既不能太大白话,也不能特别严肃,写这个当时我也想组建团队,但試着跟一些人合作,但中间磨合得不是那么顺利。有的太搞专业的,跟教科书似的;而有些文笔挺好,但又完全不懂医或者不符合我的风格;还有有些读者问的问题也比较棘手,所以到目前我还是只能自己亲自操刀,这也是我现在面临的特别大的问题。但现在很多公众微信号都有一个大团队合作。比如我写的病毒性心肌炎,开始时我找到一个专门写做幻灯片的公司想,但写出来的文章太教条,没办法我得把它再改成科普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劲,还不如我自己写。但是刚刚入职的学生让他去写可不可以呢?我也试过让我的学生写,结果给你写得特别白,还需要我再加很多通俗的专业内容,等等。坚持到现在,每一期确实花了我很多心思去精雕细琢。

      我现在风格基本是结合一个病例引入并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可能让大家能够比较容易去理解,而且能够直观的对号入座,但未来要持续走其实是需要更多种样式,还且需要团队共同打磨。再就是微信排版要非常美,不美丽我是不愿意把它发出去的。大家生活要有品质,而身体健康是良好生活品质最重要的保障。同时做任何事情追求一些完美,心情会很愉悦,而这种完美和愉悦也会影响到很多人的。现在这个社会是不缺乏物质的社会,但是缺乏一种对美的追求、对事情完美的追求。这种对美的追求会激发你更多的潜力或更好的精神状态去追求一个更加健康的状态,而这种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精神层面的健康也非常重要,所以微信的美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公众号文章开始的心语、结尾,一直力求让它更加漂亮,也花了我一些时间。我特别同意刚才苏大夫说的,有时追求完美可能会影响你的发布的时间,有时虽还有很多遗憾的地方,但不得已也就到时发了。我一般是每周三下午6点到7点有时最晚到8点发文。记得有一次星期三太忙,实在是没时间撰改文章了,准备周四发。结果周四那天的早上就接到了很多微信及电话,关心地问我是否出了什么事,这我才蓦然意识到有一些铁粉已习惯每周三晚上看我的文章了,同时也感受到了读者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以致后来我再怎么忙,有时实在不行先简单写两段已成熟,不再一味追求那种完整与完美了。但如果能追求完美提前把文章写出来还是最好的,实在追求不来那就一定得按既定频率发了。到目前我的粉丝已达到一万多,而且是相对比较固定的粉丝,大家已习惯到点要看我的文章,所以现在首先要保持住频率,其次尽可能追求完美。导致我的文章有的读起来挺美,有的因时间特别急无发深耕细作的情况也就该发就发了。

      另外正能量也很重要。我为什么加心语及后面的感悟呢?就是想带给大家的更多的正能量,包括我自己的个人朋友圈,我都特别反感负能量的东西。对于前进中的社会,要少抱怨,我们应适应,并尽可能的发掘更多美好的东西。一旦你发现了美好,就会有一种特别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你也才会更多关注自己的健康,这都是互相促进的一个过程,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整体感悟。

同时这个互动也很重要,虽然占了非常多的时间。但它还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带动更多的其他人的积极参与。

      最后科普是个系列的持续的工程,适合的时候把它积攒起来也是自己的成果。这本书虽然说看着得非常简单,就是公众微信号前面的100篇文章的集结,但整个过程还是比较辛苦的。因为你要把它编辑成前后衔接,还要写序,得请一些人帮着写,还是要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包括我的自序,每天我都想哪些地方需要改,浸入了很多的心血。每次在讲科普的时候,我会给大家赠阅的几本,而每次大家积极争阅的现场,以及大家把知识带给父母、家人、朋友进一步传阅后的获益的反馈,对我持之以恒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最近也有出版社找我们写第二本,第二本将是后面的200篇的集结成册。所以做科普确实有它的好处。虽然日积月累你有一点心血付出,但相比一次在短时间写一部书的付出可能还是小得多,同时有更多的人通过纸质形式也能再去获得相关的知识,特别是适宜老年人阅读。有很多读者买这本书都是送给他的父母作为礼物。当时出这本书也是公司老板要给员工、给企业家新年送礼物送什么,提出让我写书。送礼送健康嘛,也是发挥了书另一部分的作用。


      整体来讲科普宣教“四心”真的非常非常重要。首先我们确实要有爱心,作为医务人员应该都不缺乏,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从中获得健康;但是热心确实是我们持之以恒非常重要的保障,只有有激情有热心做这个事,热爱这个事情才能坚持下去,现在心血管科普达人确实也成了我另一个身份标签。走到哪儿像刚才苏大夫说了,好多人认识你、读过你的书,感觉还真的不一样。因为我并不是我们医院最老或最有名的,加之北京医院也是比较注重做实事,不太注重宣传。因为科普致很多人慕名而来,特别是全国外地的病人慕名而来的非常多,也让你有一种成就感,你会让你付出更多热心帮助更多的人;耐心更是需要的,整体来讲积攒文章已用完了,刚把这期弄完了,转身另外一周来了,又要策划下面要写什么了,这确实需要我们有整体的耐心和恒心去做这个事,而且确实需要长期坚持。现在虽然说工作越来越忙,但整体来讲也不会轻易放弃了。第二确实有非常多的支持者一直也在鼓励你往前去走,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爱心、热心、耐心和恒心。

      感谢今天的科普训练营,让我们的医学科普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更多的人受益,这也是我愿意来到这跟大家分享的重要原因。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