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走进学会 >学会动态

2020北京医学创新与转化大会 | 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陈敏:影像医师的使命不止于“拍片子”
2020-12-18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7880

2020北京医学创新与转化大会 | 北京医学会

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陈敏:影像医师的使命不止于“拍片子”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201209/content-547378.html

 

“医院一直以临床科室为重心,作为辅助科室的影像科,往往不被重视, 常常被认为是‘拍片子’的。”谈及影像科历史时,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兼医学影像中心主任陈敏感叹道。

 

医学影像是以非侵入方式取得人体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放射科承担着繁复的“阅片”工作,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包括解剖,结构,功能在内的多种信息。在目前的医学检测手段中,影像数据占据了约90%的医疗信息。

 

随着影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定量指标,更为清晰的图像质量,放射科也产生了功能角色转化:从坐冷板凳的辅助科室,向主动参与诊断治疗转换。“影像的最终目的一定是指导诊断和治疗,甚至参与治疗。”陈敏说道。

 

在由北京医学会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作为支持单位的2020北京医学创新与转化大会”上,健康界对陈敏主任进行了专访。结合影像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陈敏对影像学创新与转化作出解读,并对各类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提出发展建议。

 

 

 

影像学四大发展趋势

 

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基本保障,医疗影像技术的问世,使疾病能够在早期和稳定期被检测出来,进而引导医生进行治疗。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意外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性质不明的新射线,并将其命名为X射线。X射线一经发现,就开始应用于医学。尽管彼时,射线的精度和清晰度还远远不足,但已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作出重要奠基。一百多年来,医疗影像学不断沿着分辨率更高、精度更高的方向发展。

 

陈敏认为,从X射线,到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CT以及20世纪问世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医学影像处于“飞跃式”发展中,具有四大发展趋势:

 

“第一,从形态到功能。医学影像过去只看形态变化,现在可用于判断疾病,反映病变及相关正常组织的功能状态。第二,从宏观到微观。医学影像过去局限于从宏观解剖结构,现在可用于观察微观分子、生化方面的变化。第三,从诊断到治疗。从专职“看片”到部分参与临床治疗,比如CT介入治疗。 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多种病灶的穿刺活检,如颅内肿瘤、肺部结节、肺部肿瘤、腹盆腔的肝胰肾等脏器、脊柱等穿刺活检。第四,从人工到智能。人工智能也是影像学发展的特点之一,通过技术的创新来解决临床问题。”陈敏说道。

 

从精密诊断到精密诊疗

 

医学影像作为患者诊断的一关,影像诊断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过程和诊疗结果。陈敏认为,“只有精确诊断,才能达到精确治疗。”

 

围绕着从精密诊断到精密诊疗这条主线,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北京医院相继开展“小视野高分辨率的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技术”与“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在影像学创新与转化过程中硕果累累。

 

对前列腺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始于患者实际就医需求。在欧美国家,恶性肿瘤中,前列腺癌的致死率是第一位的,在我国也位列第六位。高致死率背后,是前列腺癌在前期诊断和治疗中长期的技术缺陷。

 

“因为前列腺很小,癌灶更小,患者往往是出现骨转移,全身疼痛之后才来做检查,才发现是前列腺癌转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另外,对于穿刺,以前是用超声,超声分辨率较低,一次要穿十几针到二十几针。给患者造成很大负担,甚至会造成病人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为提高前列腺癌的早筛率,并缓解患者治疗痛苦,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陈敏所在的北京医院开始探索前列腺的磁共振检查:将磁共振的弥散成像,动态增强成像,组织成分定量技术(MAGiC),多参数多模态手段综合应用于前列腺肿瘤的诊断,分级分期以及疗效评估中,开展磁共振超声聚焦刀指导前列腺穿刺手术。从而大大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准确性。也开创了这一创新技术的先河。

 

除了前列腺癌诊疗应用,北京医院放射科还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利用核磁共振开展脑功能成像。通过磁共振脑成像,探究大脑不同分区的功能,从而用于老年痴呆症预防与治疗。该研究成果于2003年在期刊SCICENCE上发表相关论文。

 

基层影像医生将从AI应用中获利

 

随着诸多AI医疗器械集中获批NMPA三类证,获批产品大部分集中于影像辅助诊断和辅助诊疗。在资本热捧和媒体报道下,不乏有声音认为,影像科医生将会第一个被AI取代。陈敏表示:“有相当多基于AI诊断的新技术诞生,各个厂商也采用了不同的算法,使AI诊断结果更为准确。但AI对于医生的作用,需要客观分辨。”

 

陈敏认为,一方面,AI可以作为辅助医生诊断、初筛病灶的工具,对于目前放射科医生普遍工作时长过长的现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特别是对于医疗资源薄弱的基层医疗,通过应用AI,能够帮助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帮助发现病灶,避免漏诊,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基层医疗机构将率先从AI应用中获得红利,同时,也有助于落实我国分级诊疗体系。”陈敏说道。

 

另一方面,目前AI的发展和应用还有许多“堵点”。在试用肺结节AI诊断产品过程中,不少医生反映称,目前AI产品假阳性过高,反而造成了医生的工作负担。此外,AI应用只能作为辅助医生诊断的工具,但最终对图像做出判断,特别是针对很多疑难杂症,需要多种信息集合来看的患者和病灶,还是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生。

 

“医生为主体,AI协作,两者共同合作才能让诊断结果更准确,更客观,更智能。希望新技术能应用到临床中来,为精准医疗贡献力量。”陈敏最后总结道。